A05: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烬录
雾霾天,掂量一根羽毛的分量
李泓冰
  李泓冰

  霾袭申城。

  周四周五,魔都百姓的心情和呼吸道一同郁闷着。放眼全国,雾霾此日独厚申城,催生了秋季首个重度污染日。曾经眺望过、同情过帝都雾霾的申城百姓,这一回则忙着关紧自家门窗,忧心忡忡地目送孩子出门儿入托、上学……

  以前没几个人能准确读写的“霾”,如今成了常用字。烟非烟,雾非雾,夜半来矣,天明不去,来如噩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不独是上海,PM2.5这一回让长三角集体失陷。

  很想一个筋斗云翻到半空,再借双千里眼,恨恨地探看究竟是谁在这一天牵出了这头霾,毒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生命?

  就在这个霾日,看了一段颇有隐喻力量的视频短片,忽有所悟。有亚洲平衡大师之称的志田美代子表演的棕枝平衡舞,其实不能算是舞蹈,而是一个由一根羽毛发端的哲学隐喻。她用一根棕枝稳稳地挑起那根羽毛,又用另一根更大的棕枝挑起这根棕枝,一根接着一根,她缓缓架起一个如恐龙骨架般庞大的平衡系统,几乎网住整个舞台,让人屏住呼吸,生怕这个系统吹弹得破。棕枝越来越多,平衡系统也越来越难控制。神乎其技的是,美代子用最后一根棕枝巧妙地顶住了整个系统,而自己悄然抽离,彻底置身物外。正当大家瞠目结舌之际,她轻轻拈去最初那根白色羽毛,整个庞大的平衡系统瞬间崩溃……

  是谁牵出了霾?这不啻在问,是谁打破了亘古便有的自然界相互牵制、相互依存的精妙平衡?而这平衡的缘起与终结,都关乎轻飘到本来可以忽略的那一根羽毛。

  这根羽毛,可以是任何一个开着车、抽着烟、搭乘着飞机、购买过工业品的我们自己,是那种被冠以“现代”之名的生活方式。“贡献”最大的始作俑者,倒可能早已颓然委地,但自有新的支撑前仆后继,渐渐把一片洁净江山染上毒雾。与其追问谁是最后那根羽毛,不如沉心静气重新搭建新的环境平衡。

  中国正在试图这么做。

  国务院不久前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入1.75万亿元的巨资治理雾霾天。十项具体措施犹如十根“棕枝”相互搭衬,更要靠所有城乡的相互驰援,试图化解积重难返的举国大气污染。但是,光有棕枝是不够的,还需要羽毛的分量。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近日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这确实令人绝望,我们再也无法独善其身。哪怕你再小心翼翼试图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哪怕是拒绝喝酒抽烟,坚持慢跑健身,但是你无法让自己不暴露于空气污染中,你也不可能拒绝呼吸。

  对国人而言,好消息也不是没有。

  瑞士绿十字会11月5日发布2013年环境毒素报告表明,全球有两亿人的生活空间被有毒物质污染,而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地方分布在8个国家,其间没有中国。去年上榜的中国一些重污染地区,今年光荣下榜。外媒评价道,“这多亏了政府解决有毒污染问题的努力”,光是临汾,“中国政府就关闭了数百家重污染工厂,并要求剩下的工厂安装更清洁的燃煤设备”。

  雾霾频袭的当下,我们已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还是那句俗到了家的话:从我做起。

  关注棕枝,同时也做好那根羽毛吧,因为它的分量,亦能左右世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城市扼制垃圾产量如何突破“瓶颈”
消费主义当降温矣
网络黑话之“不明觉厉”
雾霾天,掂量一根羽毛的分量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5雾霾天,掂量一根羽毛的分量 2013-11-09 2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