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来,中山医院已有数百名医务人员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秦刚医生是这家医院第一位成功实现捐献造血干细胞意愿的医务人员,也是本市第28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市红会领导赶在采取开始前,一早来到华山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向秦刚颁发了“中华骨髓库荣誉奖牌”、上海市红十字会荣誉证书和“博爱奖章”,团市委领导也颁发了“上海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证书,中山医院领导则送上了慰问品。
据了解,8年前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山医院党委在全院发起“主动奉献一份爱心,带给患者一份生的希望,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活动。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秦刚医生当即积极报名,并与全院699位同道一起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
“加入中华骨髓库以后,我就随时做好了捐献的准备。”秦刚说,2009年骨髓库曾第一次联系他,告知发现了一例与他初配成功的患者,但之后便无音讯。今年7月,骨髓库再次联系秦刚医生,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经过高分辨率配型及供者体检,一切OK。上周五,秦刚住到了华山医院血液科病房。入院后第一步注射“动员剂”,将大量存在于供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由于受者是一名身材高大的青年人,秦刚需要在今明两天采集两次,才能达到足量的造血干细胞供临床治疗使用。
“目前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总的来说能保证供者安全。”躺在采集室的秦刚神色轻快,甚至还有一点点兴奋:“配上很不容易,这世界上或许只有我一个人可以救他。”作为一个器官移植领域的医生,他明白此时此刻医患双方对于那一份生命曙光的共同期盼。“也有等不到的,我认识的一个同行患白血病后,由于找不到配型最好的捐献者,最后遗憾离世了。”“好在我的家人都很支持,特别是我的父母和妻子,他们一直很支持我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