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筑牢人民监督权力的制度平台
詹勇
  日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盘点了特邀监察员制度走过的20多年历程,结合时代的新变化、新特点,从制度规范、选聘程序、换届任期、主要职责等方面,向公众详解了这项不断完善的制度。

  发挥专业人员的优势和特长,使之成为民意的触角、监督的抓手,何尝不是“开门反腐”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有关部门及时感应“小信箱”、“小鼠标”发出的举报信号,到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首页显著位置开辟举报专区……这一系列反腐动作,无不围绕两个“度”凌厉亮剑:增强反腐机关的透明度、扩大社会监督的参与度。“铁包公”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注重借助民力,成为反腐败斗争的新趋势。

  有透明度才有公信力,有参与度就能激发正能量,而实现二者融会贯通,最需要制度桥梁的承载与连接。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化,如何善用社会监督力量、发挥社会监督的积极作用,依然是反腐领域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一方面,“让人民监督权力”不是一句空话,传统的举报信箱、热线电话,信息时代的网站、微博,各种社会监督的制度,只有“永动”而不空转,努力实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才能取信于民、借力于民。另一方面,监督是一种权利,但绝非特权,监督者自身也有“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考验。(詹勇,见今日人民日报,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目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市场之窗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雾霾天,户外工应有制度防护
一条叫孙杨的鱼
我想象有一天
筑牢人民监督权力的制度平台
出口转内销
“内衣指数”与“口红效应”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筑牢人民监督权力的制度平台 2013-11-12 2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