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内衣指数”与“口红效应”
方 翔
  方 翔

  有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第一个小时,天猫销售的文胸叠放起来的厚度等于3个珠穆朗玛峰。同时,一小时里卖出的内裤共200万条,文胸内裤成为第一小时销售冠军。内衣为何如此热销,恐怕不仅仅反映出人们对它们的需求。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口红效应”。这是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说是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那么,内衣热销所产生的“内衣指数”,恐怕也反映出消费者在网购中寻求“安慰”的程度。

  “双十一”从“光棍节”演变成“购物节”已经有五个年头,几乎是许多网民最期待的年度盛事之一。然而在电商营造空前的商业喧嚣之后,一系列问题也浮出水面:网络定价不实、收货退货麻烦、快递服务不尽如人意等等。于是,很多网友倾向于购买文胸、内裤等内衣产品。相比其他产品,内衣的价格非常透明,容易找到真实打折的商家。同时,内衣产品在退货方面不那么麻烦,即使快递运输过程中发生快递公司野蛮分拣,也基本上不会影响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当许多虚假打折的商家,在“双十一”一开始即宣告商品售罄的时候,也只有通过购买文胸、内衣来给予自己安慰了。

  数据显示,上海老百姓花钱的意愿在不断下降,像2012年上海消费者收入100元会花65元,而在2011年是69元,2010年是73元。于此,虽然有养老、医疗、住房压力巨大等因素,但市场缺乏有吸引力的商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当“双十一”各大商家纷纷给出诱惑巨大的折扣时,许多人自然愿意来掏腰包,但要实实在在地把市场需求释放出来,关键还是要给消费者切切实实的实惠,否则“内衣指数”再高也只是“看上去很美”。即时成交额再高,如果只是通过那些并非真正需要的文胸、内裤所创造的,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年来的“双十一”,再次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拉动内需靠的不是行政命令,而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未来,我们不能指望靠着内衣销售来拉动“双十一”的销售,正如口红的销量再大,也只是消费者的一种安慰。另外,要把市场需求释放出来,光靠热闹的“双十一”,也是远远不够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目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市场之窗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雾霾天,户外工应有制度防护
一条叫孙杨的鱼
我想象有一天
筑牢人民监督权力的制度平台
出口转内销
“内衣指数”与“口红效应”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内衣指数”与“口红效应” 2013-11-12 2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