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民生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便宜货大多“冷气” 收银台被挤“卡壳”
左妍
  昨天是“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除了抢购便宜货的欢乐外,依旧有不少闹心事。记者在微信、微博上看到,天猫“双十一”促销遭到网友吐槽。

  ● 抢到货物难买 市民王女士10日晚上早早地守在电脑前,晚上11时许,她和丈夫已把购物车塞满,其他放不下的还特意把网页保存在电脑桌面上。11日零时刚到,王女士立刻选择“全部购买”。不过,页面缓冲了几秒钟才打开,此时王女士再一看,购物车里的一大半物品都变成了灰色。

  “刷新了好几次,都购买失败。王女士等了约1小时,依旧没能抢到心仪的物品。再看那些自己没买到的商品成交记录,令她愤怒不已,“每样东西才这么点库存,全国网民一起抢,怎么可能抢到?”

  ● 便宜货量太少 市民钱小姐在零时刚过就顺利拍下8个订单,但却“卡壳”在付款环节。钱小姐告诉记者,她下单后,本想合并付款,结果付款页面一直刷不出来,反复提醒她“收银台挤了好多人,请耐心排队等待付款结果”。直到零时45分她才完成付款。

  ● 折扣力度不大 除了库存少、付款难遭网友吐槽外,价格也成了被网友诟病的一方面。以一双平时售价439元的某品牌男鞋为例,“双十一”前夕被卖家调成了正价1299元,后被灰线划去,写上价格799元,昨天凌晨,卖家将其改为399元,看似降价幅度大,其实只比平时便宜了40元。

  记者注意到,不少店铺打出满额赠的促销广告,但仔细对比内容,看似打折力度很大,口号铺天盖地,其实都是些非热销产品在打折。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目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市场之窗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盘点“光棍节”狂欢后的遗憾
促销战引来大量外地买家
便宜货大多“冷气” 收银台被挤“卡壳”
线上线下商业融合正在成为主流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A08便宜货大多“冷气” 收银台被挤“卡壳” 2013-11-12 2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