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日召开的静安区2013福布斯·静安南京路论坛上,围绕“大数据时代的服务业创新”的主题,众多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专家、学者、产业领军人物,聚焦服务业发展前沿,畅谈大数据时代的“爱与哀愁”。
服务行业改革
大量定制
作为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畅销书《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教授在论坛中表示,所有服务行业都可从大数据中获益。
他认为,继手工制造、工业化生产之后,下一波的改革就是大量定制,为大量客户定制产品和服务,成本比较低,但同时又是个性化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客户需求有很好的了解,这就是数据。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服务和产品,来创新行业。”
维克托认为,大数据有三个特点,“更多,更乱,但是要有关系。”他给大家举个生活中的实例。亚马逊刚刚开始的时候,大约20年以前,创始人感觉有人需要为他提供服务,可以写书评,这样就可以销售书籍。后来他意识到不仅仅用人来写书评,他还可以用数据来为书提供推荐。这个做法非常成功,到今天为止,在亚马逊的推荐这一块,会为亚马逊带来30%的销售收入,这就是大数据带来的变革。
说到大数据的未来,维克托信心十足,“所有的服务行业都可能从中获益,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想法,来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这样可以让经济更好地发展。”
商业模式改革
势在必行
昨天一大早,全国政协常委、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也在网上体验了一把“双十一”狂欢。他在论坛上介绍,2012年,全球在线零售交易额1.09万亿美元,美国2255亿美元,中国2015亿美元,暂居第二。他预测,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2015年中国网络零售预计会突破3万亿元,占整个社会零售总额的10%左右。
陈德铭称,由于大数据的支撑,电商正在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崭新的亮点,并将深刻改变人们的消费、流通和生产。今年6月21日,《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上海签署,“电子商务网站”首次出现在开放名单之列。
不过,在电商迅猛发展的同时,传统零售业则承受了巨大的冲击。2013年8月,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增速持续下降,从4月份12.6%下降到8月份的9.9%,上海55家百货商店出现罕见的销售下降,前20强有4家下降超过了10%。
“当前传统商业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电商模式的挑战,更有店面租金、水电成本、金融利率、经营环境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困难和压力,唯有综合改革,才能找到一条新的发展出路。商业模式的改革是不可阻挡的,线上、线下融合正在成为主流。”陈德铭认为。
此次论坛是大数据商业践行者的一次盛会,参会规模达400人,创下历届该论坛之最。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