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高考改革可从国际教育中获得借鉴
~~~高考改革可从国际教育中获得借鉴
~~~高考改革可从国际教育中获得借鉴
~~~高考改革可从国际教育中获得借鉴
~~~高考改革可从国际教育中获得借鉴
~~~高考改革可从国际教育中获得借鉴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盯着美国大学排行榜
美国人:鼓励个性和特长学习
高考改革可从国际教育中获得借鉴
王蔚
  高考改革并非只是简单地调整几门考试科目,而是从思想观念到具体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全面改革。就拿学生的升学选择来说,将越来越与国际化接轨。对此,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校长卢慧建议家长和学生在升学时不要盲从一些所谓的排名,“我们到美国知名的高中考察,问美方老师你们学校考进排名前50位大学的高三毕业生有多少,他们几乎都会说那些排名专门给中国人看的,美国人根本不考虑这种排名。他们唯一要考虑的是学生进入自己第一志愿的大学和系科的比例究竟有多高,这就启发我们,要多开设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按兴趣志愿去选择学校。”卢校长说。

  而在新虹桥中学校长钱建德看来,中小学必须改变按分数给学生排队的做法,鼓励学生按个性和特长有选择地去学习。钱校长说:“对比我国现在的课程,国际教育课程学得知识面很广却不是很深,不是牺牲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发展去满足一小部分尖子的成长愿望。高考改革完全可以从国际教育中获得更多操作上的借鉴。”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说,国际教育更强调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落实到每堂课里,而我们的教师还有不小的升学与考试压力。只有把教师从应试教育的压力中解放出来,高考改革才算真正成功。

  综观国际教育的课程设置,早已没有了文理科之分。吴校长说,比如人文课里就包含了历史地理的内容,科学课里包含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知识,而且,学生都是必修课人文与科学课的。虽然国际课程里的科学课,单从题目难度上来看,可能不及我们国内数理化那么难,但他们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将来的中国高考改革,与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更贴近了,也更有利于导向素质教育。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走转改年终特别报道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A33版:长三角
   第A34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3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36版:专版
   第A37版:广告
   第A38版:广告
   第A39版:广告
   第A40版:冬令特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人人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年度评选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英语降分或“逼”学生提早留学?
过去课外补英数 将来语文或强化
中国人:盯着美国大学排行榜 美国人:鼓励个性和特长学习
熊晓东高三数学复习指导班冬季、春季班开讲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每周聚焦/教育周刊B03中国人:盯着美国大学排行榜
美国人:鼓励个性和特长学习
2013-12-18 2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