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新虹桥中学校长钱建德看来,中小学必须改变按分数给学生排队的做法,鼓励学生按个性和特长有选择地去学习。钱校长说:“对比我国现在的课程,国际教育课程学得知识面很广却不是很深,不是牺牲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发展去满足一小部分尖子的成长愿望。高考改革完全可以从国际教育中获得更多操作上的借鉴。”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说,国际教育更强调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落实到每堂课里,而我们的教师还有不小的升学与考试压力。只有把教师从应试教育的压力中解放出来,高考改革才算真正成功。
综观国际教育的课程设置,早已没有了文理科之分。吴校长说,比如人文课里就包含了历史地理的内容,科学课里包含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知识,而且,学生都是必修课人文与科学课的。虽然国际课程里的科学课,单从题目难度上来看,可能不及我们国内数理化那么难,但他们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将来的中国高考改革,与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更贴近了,也更有利于导向素质教育。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