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刚需强劲拉动市场:11月份乘用车产销呈稳定增长,月度销量达年内次高点(1月份最高销售达172.55万辆)。在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日趋严峻,以及“北上广”限购汽车之风日甚的大背景下,车市交出如此答卷,实属不易,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刚性需求。
乘用车总体和MPV、SUV月度和累计增速,都在两位数甚至三位数;轿车增速如与技术平台相似的SUV合在一起,还是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微客的黯然失色,主要是传统微客的萎缩,新型微客在增长,有的新型微客已划转MPV系列。新型微客正呈现大型化和高端化趋势,动力也随之升级,利于长远发展。
2.经济型为轿车主体:1.0-1.6升经济型轿车11月份以及1-11月销量及其市场份额,较上月有所提升。这类轿车11月份销售75.54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6.99%;1-11月销售742.82万辆,占轿车总销量的71.89%。数据表明,1.0-1.6升经济型轿车是轿车市场的主体,消费的主力。
3.日系销售逆袭爆发:国产日系乘用车逆袭发力,11月份销量暴增份额猛升,将德系车甩到了后面。日系乘用车11月销售32.54万辆,同比增长911.87%,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18%,同比高出7.53个百分点。其中日系轿车销售23.47万辆,同比增长747.58%,销量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0.81%,同比高出7.81个百分点。
1-11月日系乘用车销售258.42万辆,同比增长11.16%,其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0%,同比差0.57个百分点;其中日系轿车销售192.83万辆,同比增长7.32%;销量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7.80%,同比差0.63个百分点。至年底,市场占有率有望完全恢复。
4.自主份额持续下降:11月份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8.64万辆,环比增长5.49%,同比增长7.49%;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47%,同比下降3.23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32.54万辆,环比增长8.61%,同比增长 0.60%;销量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8.85%,环比提高0.56个百分点,可同比仍下跌2.46个百分点。
欣慰的是,吉利品牌帝豪以2.25万辆销量打进该月轿车销售十强,名列第7。长安悦翔(连续3个月)、合资车企自主品牌启辰(连续两个月)销售破万辆。
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646.21万辆,同比增长11.48%,低于乘用车总体增速3.62个百分点。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0%,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
乘用车企业销售点评
乘用车企业11月份销售前十名与上月比,吉利出局,一汽丰田入局。前十名销售与上月比,南北两个大众和长安下降;销售同比,上海大众和长安下降较大,东风日产和一汽丰田分别增长111.67%和120.60%。上海通用等前十家企业11月销售乘用车96.78万辆,同比增长40.61%,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7.05%。
1-11月销售排名前十家乘用车企业中,销售同比,除一汽大众一位数增长外,其他都是两位数增长。十强企业前11月销售乘用车969.81万辆,同比增长49.85%,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0.04%。
轿车销售排行点评
11月份轿车销售排名前十家企业中,与上月比,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和一汽丰田三家日系车企增速突出,前两家三位数,后一家两位数。前十家企业11月份销售轿车73.07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4.80%。
1-11月轿车销售前十位企业排名与前10个月比,北京现代和东风日产互换排名,其他没有变化。前十家企业累计销售同比,上海通用、北京现代和吉利增速一位数,其余都为两位数增长。一汽大众等前十家企业前11月销售轿车647.8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6.76%。
特约撰稿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