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下社区带徒弟
家住淞南三村的刘阿姨,身体容易出虚汗,症状持续了3年多,看病吃药效果不明显。经朋友介绍,周四一大早,她来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工作室”求诊。主治医师刘芳和她的“带教导师”、副主任医师朱鹏一道,耐心地问诊,再根据刘阿姨的体质和病症,一起拟出方子。
64岁的张阿姨在门外候诊,她说自己胃不好,容易头晕,一直都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中医,“2004年从浦东搬到淞南,我是大医院从来不去的哦。”
这样的中医工作室,如今在宝山区有17个。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黄国毅介绍说:“以曙光医院和曙光医院宝山分院的285位高级中医专家为主体,宝山曙光中医医疗联合体成立了专家库,2011年起,先后派出了55名专家下社区‘师带徒’。”
中医服务量逐年增
“中心一年的诊疗量在10余万人次左右,其中,中医诊疗占到了六分之一。”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吉伟介绍说,中医药特色服务越来越受到居民的欢迎,中医服务量逐年增加。中心特辟了中医诊区,针伤科、康复科、专病门诊等科室一应俱全。
中医科负责人陈雁医生带着记者走进白癜风、脱发专病门诊科室,偌大的房间内装修古朴,病人诊治区都由屏风隔开,“上世纪70年代起,我们就开始采用梅花针、耳压等中医治疗方法,每年有4000人次的居民前来就诊。”
临近中午,针伤科主治医师汤卫彬刚刚忙完,每天他要接待40位左右的初诊病人、50位左右的复诊病人,大多是中老年人的腰腿痛、腰椎、颈椎等常见病,“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温针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炎等中医适宜技术,简便廉验,非常受老百姓欢迎。”
依托社区开展科研
明年,淞南社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可以享受到中医药的干预、治疗服务。这缘于2008年初宝山曙光中医医疗联合体针对淞南社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淞南社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9%,有3.2%的患者不进行任何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曙光医院兼曙光医院宝山分院院长周华表示,医联体不仅让老百姓受益,也为社区留下了有曙光特色的宝山中医工作队伍。周华院长认为,下沉社区的专家,不仅仅是“坐堂医生”那么简单,还要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针对社区常见病进行课题研究,培养社区的中医人才。
除了淞南社区的糖尿病眼病之外,杨行社区的八段锦治疗高血压、庙行社区的电针治疗椎间盘突出、菊园社区的骨质疏松中医干预等市级课题和12项区级课题也已立项。
本报记者 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