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公捕公判”为何还在上演
王珍
  近日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召开公捕公判大会,公开拘捕公开宣判犯罪嫌疑人,并让他们挂着牌子站在“囚车”上游街示众。此事一出,引发网友热议。支持者认为此举有利于震慑犯罪行为,引导群众遵纪守法;反对者表示公捕公判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是典型的“人治”思维。网上舆情的这种“分裂”,恰恰印证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树立法治思维所面临的现状。

  “公捕公判”之所以会出现,从根子上说,恐怕还是没有摆正权与法之间的位置。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官员将其个人掌握的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滥用行政权力、越权干预司法。更有甚者,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徇私枉法,罔顾司法程序,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屡禁不绝。

  权大于法的危害,不只是影响个别案例的公正性,利益的盘根错节和相互勾连还形成了所谓的圈子。久而久之,党内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变成人身依附式的“家臣关系”;温馨的亲情关系,变成“封妻荫子”的封建戏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关系网越织越密,以至于窝案频发。圈子文化的盛行,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信法不如信权,潜规则越用越灵。在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中,输送的是利益,蚕食的是法治之基。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是要人来制定和执行的。要走出法治思维的困境,关键要加强问责和纠偏,澄清思想误区,明确权力边界,让法治在每个人心中生根,成为行动的标尺。(王珍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与行动
如果南京路 多放些椅子
“公捕公判”为何还在上演
河与鱼
美食背后
迟到新闻与鲜活“神农氏”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公捕公判”为何还在上演 2014-10-27 2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