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烽火周末/运动汇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篮球界举行“情系篮坛”大聚会
~~~上海篮球界举行“情系篮坛”大聚会
~~~上海篮球界举行“情系篮坛”大聚会
~~~上海篮球界举行“情系篮坛”大聚会
~~~上海篮球界举行“情系篮坛”大聚会
     
2015年05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江湾 忆青春
叙往事 盼未来
上海篮球界举行“情系篮坛”大聚会
李元春
■ 姚志源(左一)、方凤娣(左二)、陈德春(右一)和前上海女篮领队胡文佩在回忆当年 李元春 摄
  这是一件上海篮球圈的大喜事。昨天上午,100多位上海篮球界的老教练、老队员回到上海体育学院,参加“回江湾、忆青春”的“情系篮坛”大聚会活动。“上海篮球界最辉煌的时期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前上海篮协主席陈银宝激动地说,“时隔多年大家重新在这里聚会,也希望上海篮球能够再现新的辉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篮球的大本营就在上海体院,也就是这些篮球人口中的“江湾”。昨天的大聚会,邵冠群、王重光、朱承塘、陈银宝等老教练都来了,姚明的父母姚志源、方凤娣夫妇也来了,前中国女篮主教练张大维也来了……许多人都是时隔30年之后重新回到这里,大家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聚会时间定在昨天上午9时30分,可是姚志源、方凤娣夫妇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前两天方凤娣不小心崴了脚还没好利索,走路还有点跛,但是这次聚会她仍然坚持参加。夫妇俩不忘去当年居住过的宿舍楼转转,姚志源笑呵呵地说:“当年,我们就住在10号楼的一楼,在这里住了三年,我们结婚就是在这里,当时的房间大概也只有十几平吧。姚明也算是在这里出生的,他两岁多的时候我们才搬走。”

  原来的篮球馆也没有了,但是当年的辉煌仍然存于每个人的心中。老教练陈银宝介绍说:“上海男篮一共拿过3个全国冠军,其中两个是在这里拿的。1972年的时候,上海的男女篮都夺得全国冠军,那时也是上海篮球最辉煌的时期。”前上海男篮主帅王重光也还记得,当年他还是队员的时候,上海男篮实力堪比国家队,“当时有我、陈银宝、杨家训,我们几个人的配合相当默契,和国家队比赛也不落下风。”

  “那时进了江湾就等于进了国家队了。”上海篮球协会副会长乐继跃说,自己当年打球时就非常向往江湾,“那时上海队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没有外地球员的,全是上海本地球员,而且实力也相当强。不像现在的上海队,几乎看不到上海籍球员了。”张大维也表示:“当初上海篮球队的基地换过好几个地方,但是大家对江湾是最有感情的。”

  聚会中,上海篮协特意向上海体院赠送了一个宝鼎,感谢对方这么多年来对上海篮球的支持。上海市篮协专职副会长陈德春表示:“只有不忘前辈的荣光,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这样的上海篮球人的大聚会,我们以后还要搞下去。”

  本报记者 李元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文化新闻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6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低迷申花何时解套
观有德 喊有艺 狂有节
中国队轻取日本
回江湾 忆青春 叙往事 盼未来
收视指南
新民晚报烽火周末/运动汇A12回江湾 忆青春
叙往事 盼未来
2015-05-24 2 2015年05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