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运动汇/活力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奔跑的幸福
厉苒苒
■ 本报记者厉苒苒加入跑者的行列,亲身感受奔跑的乐趣
  作为一名长跑菜鸟,参与上马赛事,本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

  作为一名田径记者,体验式采访马拉松,也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

  而今天上午,这些无法想象都变成了现实。在比赛服装上定制化加印“体验式采访”,我完成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专业赛事。

  经历过6公里的抽筋、挺过了8公里的黑暗、在10公里处拖着如铅般沉重的身体举步维艰,即将抵达终点时的豁然开朗、身轻如燕……过山车般的感受让我似乎体会到,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跑马。

  如何定义马拉松?1000个人有1000种答案。一些人会说,马拉松是一种坚持;另一些人则说,马拉松给了他独自面对艰难困苦的勇气。而对于我而言,马拉松更像是一场陌生人之间的盛大“陪伴”。

  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长跑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似乎都被放大,让人感到幸福。

  女孩马莉是幸福的,身穿婚纱,赛道上的她很显眼。背后写着“亲爱的,来追我吧!”一路奔跑,已有不少男跑友陪她同行。本次赛事,选手可以在比赛服上印上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小细节成为交友的好手段。

  冠军钱贞贞是幸福的,尽管奖牌只是一个小小的手环,但她却说,这可以天天陪伴,比普通奖牌更有意义。犹如粉红风暴,奔跑的人群中,年轻女孩成为最美丽的风景。首次在马拉松赛事中增设女子8英里项目,这个改变受到了女跑友们的一致点赞。放弃习惯的半马,钱贞贞只为体会全娘子军的感受。“以往参加马拉松,男女比例都是4:1,而现在,能和这么多姐妹并肩战斗,感觉更有动力了。”

  所有参赛选手是幸福的,从陆家嘴金融区出发,沿着母亲河黄浦江一路奔跑。江风拂面,空气中,闻得到甜津津的凉意——那是属于上海的味道。景观体育,并非上海独创。马拉松风情,已是世界共有的绘本。

  极限就是无极限。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对于即将迈入弱冠之年的上马而言,赛事的发展也犹如经历了一场跑马过程——从陌生到摸索,从摸索到提升,将5月的半马作为11月全马的预演,诸多金点子在今天变成现实。

  运动,让生活更幸福。当尘事繁忙让灵魂跟不上脚步,马拉松却能裹挟派对气息迎面送出正能量。体育的幸福感正以跑步的方式弥漫开来,渗透进这座城市的四面八方。

  厉苒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文化新闻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6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奔跑的幸福
APP为跑马选手增添“颜值”
新民晚报运动汇/活力上海A13奔跑的幸福 2015-05-24 2 2015年05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