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大家庭,好像很难不因为经济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里写下的,是发生在我们家里的一段悲哀的故事,希望,它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大家庭,好像很难不因为经济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里写下的,是发生在我们家里的一段悲哀的故事,希望,它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2015年05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只金木鱼
大家庭,好像很难不因为经济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里写下的,是发生在我们家里的一段悲哀的故事,希望,它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信 行
本版插图 叶雄工作室
  ◆ 信 行

  连哄带骗夺木鱼

  我是家里长子,下面有三个妹妹,大妹妹信娥只比我小一岁。我家兄妹四人相继结婚生儿育女,都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家庭。

  1985年8月底,我们沉浸在添嗣之喜中,妻子伟芳告诉我:“还有一个多星期,儿子信真就要满月,侬到金店里去,买一只金木鱼给他戴戴。”我道:“这用不着去买,我孩儿时就有一只,小时候我常戴在手腕上,一动便会发出悦耳动听叮叮当的铃声,我问母亲取来就是了。”

  次日上午,我来到父母的住处,母亲却说,金木鱼已不在身边。我忙问缘故,母亲无奈地说:“有一日,信娥死搅蛮缠对我说,要看你小时候戴过的金木鱼。我拿出一只盒子,里面除了金木鱼还有两只袁大头和两个铜板。她看后马上说,她要这只金木鱼,还有些东西叫我给你们三兄妹分掉,我不肯,她就软硬兼施连哄带骗,把金木鱼给夺去了。”我对母亲说道:“妈妈,我不怪您,但您可以先问我一声,因为这是我小时候的东西,有纪念意义。她拿去算啥个名堂呢?”

  母亲想了半天,回应道:“要不我去讨回来吧!”

  处处要多得“好处”

  在这里先要插一笔,管中窥豹,就可以知道信娥的大概状况了。

  小时候家里贫窘,父亲每月只有75元工资,要养活7口人。那时祖母还健在,母亲没工作,但很会料理家务,生活很开心,时时有欢声笑语,家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然而当信娥1974年参加工作后,结交了些不三不四的人,学来了一套不好的处事待人之道,慢慢变得自私、贪婪、爱惹是非。等1979年冬,我从农村到部队再复员回来的时候,看到她整个人都变了:原来穿着打扮十分自然朴素,现在却变得浓妆艳抹,像是一只花蝴蝶。相由心生,她先前还带有血色的圆脸,已变作灰褐色,橄榄似的,而且没笑脸,看她觉得有一种寒光,冷飕飕的。

  信娥提出,要为我介绍一个女朋友。我不愿意,她硬给我介绍一个。只碰了一次头,她便向那个姑娘硬要好处费,索取了化妆品之类的东西。我知道后,问她:“你为什么要收人家的东西?”她露出鄙夷的神色,道:“不要侬管。”

  与这个女朋友谈了一段时间后,我第一次上门,就看见信娥已先坐在圆台面桌前等着就餐,我很惊讶,问她:“侬怎么也会在这里的?”她答道:“是你女朋友的母亲打电话叫我一起来吃饭的。”我说:“人家是客气,你就当真啊?”而在她心目中,这只是利用交换买卖关系的一个惯例。这顿饭是吃完了,但我这一段恋情也就此不欢而散。

  这以后,我经人介绍与我一起读夜校的伟芳开始谈起朋友。那时我父亲已退休,但受人聘请在外地工作。一次,他从吉安回来,带来几只老母鸡,过秤后拎起一只最重的鸡,对我讲:“侬把这只鸡快送到你丈人丈母娘家里去。”此时信娥脸露愠色,冲上去抢过父亲手里的鸡,疾步噔噔噔下楼去走了。又一日,父亲从江阴回来,带来几条鲥鱼,同样过秤后捡起一条最大的鱼,对我说道:“你把这条鱼送到丈人丈母娘家里去。”信娥又冲上去夺走父亲手里的鱼,噔噔噔下楼了。这回,我忍不住说了一句:“侬怎么这副样子?”她收住脚步,回过身来,摇了摇头,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道:“咦!滑稽吧,我又不是从你手里拿的。”说完,一溜烟跑了。

  后来我知道,她是把这些东西转送给她的客户或同事,来换皮包手表甚至金银首饰等物品。

  劝说无效断情义

  我从父母家出来,没去找信娥。相隔数周后,我与她在父母住处邂逅了。我叫她把金木鱼还给我,她却说:“我已经叫父亲把两只袁大头给侬,两只铜板分别给两个妹妹信善与信美。”我说:“侬把金木鱼拿去,事先跟我商量过吗?”她说:“是老娘给我的,我又没从你的手中拿。”后来我解释,是我儿子满月要戴了。她听后默不作声,又忽而冒出一句:“我的儿子只比你的儿子小15天,也要戴的。何况本是自家人,理应花花轿子人抬人。”

  此时母亲把信娥拉倒旁边,悄悄劝她道:“我曾听老人们讲过,金银首饰挂件这类东西,戴着别人戴过的东西是要倒霉的。我是不太在意这种话的,但人啊!贪念不应有,你还是快点把金木鱼还给哥哥吧!”

  信娥听了,无动于衷。我念及兄妹情义,为了不伤和气,又帮她回忆起从小时候至现在我帮她的几件事,想以此来打动她。

  我对她说,你想想看,我还救过你的命。那年大约你只有十二三岁时,一大早要赶乘去崇明的轮船,你喝粥太快,竟烫得昏了过去,怎么也醒不过来,母亲又不在身边,是我背着你及时送医院,再加上邻居众人相帮,才脱离危险。医生说,如果再晚一些时间就没命了……1973年我中学毕业,因为我是长子,可以照顾分在沪工作,邮递员已把我分在上海工矿厂家的录取通知单也送来,只等着我前去报道。然而为了妹妹你明年分配不去务农和有个好工作,我放弃在上海工作的机会,毅然到农场去种田。第二年你被分配到好单位——国营布店里工作。要知道当时买布要凭布票,你的工作有多吃香,求你的人不知有多少……还有,侬对我讲,一直想吃福州路上五味斋里的菜肴。那时我与伟芳定亲聚餐就设在五味斋。这一日,我俩双方父母见了面。伟芳也请我俩的介绍人、她的师傅来,师傅开来一辆崭新的轿车,我请师傅把车子开到你单位,把你接来同来吃饭。母亲反对,认为两家长辈见面,毫不搭界的小辈不必参与。还是我做通母亲的工作。当车停在你店门口时,店里店外有许多人围过来,争相观看,用羡慕的目光注视着你上轿车……哥对你妹一往情深,一颗诚挚的心你总不该忘记吧?

  我说了那么多,信娥就是背着我,先是不理睬,后来干脆站起来,怏怏而出。

  更没想到的是,接着,信娥变本加厉把我们信家值钱的东西,如红木椅子、桌子、金银首饰等等东西统统占为己有,往夫家搬,最后又以炒股票为由和各种借口,把我父亲在外地打工赚得的血汗钱和家里老底积蓄45万也占为己有,然后把自己住的老房子卖掉,加上这笔钱在市中心买下高档三室一厅的大房子。起先她还掩人耳目,把母亲接过去住,后来觉得碍手碍脚,开始刁难母亲。母亲要喝茶,倒茶叶时不慎将茶屑倒在外面,她就破口大骂;母亲要吃香蕉,她故意把香蕉挂得远远的,叫母亲自己去取;打蜡地板光滑得连人影都照得出,还没走几步,人就滑倒了,母亲气得一夜未睡,第二天一早就到居委会诉苦,泪如泉涌。

  又过一段时间,她看看事态稍平息,遂把母亲送进敬老院。父亲知道此事后,老泪纵横,四处打听下落,终无结果。两老各住一方,晚年好凄惨啊!为了此事,两个妹妹信善、信美撞着信娥家的铁门要和她算账。

  这一系列事情后,我更觉得信娥可恶。晚上做梦,常梦见那只金灿灿的金木鱼,眼前似乎也一直晃动着这只金木鱼。我感到非常伤心,为这只金木鱼,更为我俩的兄妹情义。这以后,我再也没有与她来往过。

  生命尽头还木鱼

  一晃二十多年就过去了。去年年底一个晚上,我突然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说是信娥人快要不行了,查出来已是肝癌晚期,现已被送进香彬医院重症病房里,望看在老娘面上去看她一回……

  放下电话,我沉思半晌回不过神来。

  第二天下午,我携妻带儿进了病房。信娥半躺在病床上,脸色蜡黄,连眼睛也是黄的。人已瘦得不像样子,颧骨、眼圈骨、眉棱骨都高高突出;虽然穿着长褂病号服,仍然可以见到两块肩胛骨高高顶起,隐约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她只剩下两只肩膀扛着一个头了。

  信娥看到我,吃力地坐起来,未曾开口,眼泪就下来了:“阿哥啊!我对不起你,对不起这个家啊!”我赶紧摆手让她打住,又宽慰解劝道:“古话有云:兄妹虽有小忿,不废懿亲。侬是实在叫我伤心透顶,但事至已此,目前把你自己身体养好最为重要。”她一听此话,不禁嚎啕大哭起来,一面说道:“我心里好痛啊,已经来不及把那些东西拿回来了。”我道:“你心里还有什么难处,快说出来我们一起帮你分担。”她吞吞吐吐,又不回应只顾哭。

  这呼天喊地的哭声惊动这幢大楼病房里所有的人,纷纷在门口探头探脑。这哭声是撕心裂肺的恸痛,这也许是她多少年来闷在心里的总爆发,这哭声,冲出门窗在天空中久久回荡着。

  我们三人不知她啥意思,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等她情绪稍待平稳些,我与妻子伟芳一起去找医生询问她的病情。回来推开门,只见信娥把一只金木鱼硬往我儿子信真口袋里塞,信真不接,推推搡搡间,只听哐啷一声,金木鱼掉在地上,他马上又拾起放在床头柜上。看见久违的金木鱼,我心里陡然一酸。信娥看见我先是一愣,然后用手指一指金木鱼,示意我收起来,我摇了摇头。

  母亲也来了。这一晚,我们聊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再提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分手的时候,信娥拉住我的手不肯放,想跟我说话却欲言又止。

  做人善良最重要

  今年年初,信娥走了,去参加她的追悼会的人很少。她躺在殡仪馆的厅中央,白布裹着,揭开布,她的眼睛张开着,母亲上前竭力费劲才把她的眼睛合上。看见的人都唏嘘不已,纷纷说道:“信娥年纪轻轻只有54岁啊!她这个人做人太精明了,太花费精神了。”小阿妹信美感叹道:“这个人,钞票看了太重,已知自己身体有恙,上下班为了节约车钱,经常是走的来走的去。又擅长费心思算计人,体力与精力耗尽,身体岂不垮吗?”

  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如此呢?拜金主义,损害人性。一个人在世只不过几十年,一生的光阴如果全部花在以多得一件二件十件百件物品上,或以多得一万两万八万十万的金钱为目标,心灵中因此充满了疑虑寂寞挫败恐惧忧愁失落嗔恨烦恼……是不是十分不值得呢?

  大殓后,母亲让我抽空去一趟,说信娥留给我一些东西。这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家中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想着想着就睡去。但我分明看见儿子信真藕节般的手腕上戴着金木鱼,泛动着金色的光芒,耳畔又一直回响着悠扬与美妙的铃声……这是一家三口一起参加由父母召集的信家大团圆活动。大家围坐在一张很大红木圆桌旁,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酒过三巡,父亲说道:“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信家大团圆了。从今往后我们可以欢聚一堂。我有子女四个,现又有一个孙子,一个外甥,两个外甥女,全家共14人,祖孙三代,其乐融融,共度美好时光,有多好!”大家纷纷站立起来,举杯共贺:为信家大团圆而干杯!父母又专门请来一位摄影师,为全家拍摄一张“全家福”。照片上,信家人人都眉开眼笑,陶醉在幸福与美满之中……

  可是当我慢慢睁开眼睛的时候,才发觉这是一场梦。

  其实拍“全家福”确有其事,只因为当时信娥不知什么想法不肯参加,只好放弃。现在又缺一人,终成为信家不能圆的梦。

  次日晌午,我去父母家,母亲拿出一只盒子,打开一看是两个袁大头和那只金木鱼。我接过东西,心里很难受,摇摇头在心里一声长叹。

  母亲告诉我:“你这些东西,还是信娥藏在自己身边的,她已经来不及把信家的财产从夫家转移出来。眼睁睁望着财产归了别人,这是她心中最大的痛处。”顿时我明白上次信娥在病房里对我说的话了。母亲流着泪,越说越伤心:“信娥还托我转告你,她的遭遇与其泯灭,不如对事不对人地写出来,也算是她生命的尽头做了一件好事。只有一个心愿:但愿这个世上从此以后就会多了一份真善美,少了一份假恶丑。”

  我苦笑着点了点头。

  遵照信娥的遗嘱,我把她的故事写出来。我深信着这么一句话:“人可以平淡无奇,但内心一定要善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文化新闻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6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一只金木鱼
寻亲公告
新民晚报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B10一只金木鱼 2015-05-24 2 2015年05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