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整治往往是多部门合力的系统工程,过程一般耗时较长,效果显现需时间,分步骤切实解决方式让记者印象深刻。
疏浚排放口“盲肠段”
去年“区长面对面”节目时,程向民曾经接到市民投诉,反映桃浦河曹杨雨水泵站出水口段受泵站放江的污染,导致该河段河道水质较差,黑臭问题严重,对桂杨园小区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去年8月20日,普陀区建管委已采用湿疏施工方式,分两个阶段、共10天时间,完成对曹杨雨水泵站排放口(盲肠段)120米河道全面疏浚。今年,普陀区有关部门计划对曹杨雨水泵站排放口(盲肠段)120米河道完成全面疏浚2次。第一次疏浚已于7月15日开始,第二次疏浚将安排在9-10月份。
下一步,普陀区建管委将改建曹杨泵站排放口,将排放口移至桃浦河,跳过“盲肠段”,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生化治理等方式完成治理。
整治月湾河黑臭
2013年“夏令热线”期间,有市民投诉月湾河河道黑臭。普陀区有关部门分析发现,造成月湾河黑臭原因是周边河道水位缺乏流动性;部分河段较窄、弯段较多、过路涵洞偏小;雨水管道雨污混接直排入河道;沿河老宅生活污水直排河道。
为此,普陀区建管委制定了近、中、远三步处置方案。近期河道所立即启动月湾河应急疏浚,全面排摸封堵入河排污口,种植水生植物美化环境,并加强河道巡视和日常保洁;中期市政署对新杨工业园区12个村队实施未纳管污染源改造工程;远期争取市水利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北环水系应急整治工程,彻底改善月湾河及周边河道的水质。
目前,该工程已获市水务局批准,并于2015年1月起工程全面推进,目前月湾支河辟通、绿化迁移、道路封交、管线临时搬迁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护岸、桥涵、泵闸等工程已全线启动,工程主体结构将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