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捕捉
在很多舞蹈圈内人看来,用身段来表现京剧题材是极难完成的任务,舞剧《梅兰芳》彻底打破了人们头脑里的这些条条框框。该剧最具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对京剧两大特色的精准捕捉:用生、旦、净、丑概括了京剧大家梅兰芳的一生,一桌两椅浓缩了所有舞台场景。
罗怡春告诉记者,生、旦、净、丑是京剧中的四大元素,也被舞剧用来表现梅兰芳大师一生的四个维度:生代表沉稳,旦代表细腻,净代表激情活力,丑代表犹豫摇摆……从梅兰芳追求创新,用自己所有心血和生命与艺术合体,完成巅峰创作《天女散花》;到面对日本侵略者、面对国殇时的痛苦,在舞台上撕掉《天女散花》服装,拆掉所有头饰,用绸舞做诀别——舞剧通过生、旦、净、丑的变换,见证了一个富有盛名的青年人不断在艺术上突破自身,在国难面前坚守浩然正气,并最终成就一代名伶的故事。
整个舞台仅有一桌二椅摆于台间,而背后则是一块顶天立地的红色绸布。这样的贯穿天地更像是对梅兰芳整个京剧艺术人生的概括。
以形塑韵
罗怡春表示,用长绸模仿水袖功是该剧一大亮点。长绸表演在中国古典舞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5米的长绸飘飘,不仅给人以美感,更能带来淋漓尽致的情感抒发。舞剧《梅兰芳》中,舞者借助长绸,通过抛、丢、甩、抖等技巧,将梅兰芳的喜乐哀怨、他对戏曲的情、对民族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据罗怡春介绍,为了表现人物身份的不同,舞者脚背改“绷”为“勾”,并加入了京剧的指法、丑角的矮子功、生角的甩发功等,使作品在最大程度上“以形塑韵”,来演绎京剧表演艺术。
此剧演员的造型也颇具看点。舞者的服装糅合了京剧与舞剧的特色。饰演梅兰芳的青年舞蹈家董华兴以一袭白衫登场,与京剧演员化妆时穿着的“水衣子”如出一辙,用简单的装扮赋予梅兰芳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形象。其后的段落,一身素雅的梅兰芳和轮番登场、装扮精致的生、旦、净、末、丑形成鲜明对比,全剧高潮处,梅兰芳重新扮上其最著名的贵妃醉酒造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推崇,一步一步走向大师巅峰的宝座。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