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新民法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院调解助两代人摆脱困境
黄华明
  吴老伯和老伴只生育了一个儿子,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儿子结婚时,由于儿子单位没有给儿子分房子,所以儿子和儿媳就一直与吴老伯夫妇共同生活在吴老伯承租的公房处。住了几年后,区里统一对吴老伯承租的这套公房所在区域进行旧房改造,最终吴老伯家被安置到本市A处公屋,进行改造安置时,吴老伯、老伴、儿子和儿媳都是安置对象。2000年,经过老伴、儿子和儿媳的签字同意,吴老伯将A处公房购买为了产权房,产权人确定为吴老伯一人。

  本来吴老伯夫妇和儿媳的关系虽然不是最好,平时磕磕绊绊的事总是有的,但也勉强过得去,没有大的矛盾。可是在一次老伴和儿媳为小事争吵后,儿媳竟然动手打了老伴,后来还是邻居报警解决的,至此,双方的关系就可谓是剑拔弩张。这之后,儿媳还多次与老伴争吵,动手也是常事,有一次,吴老伯为了拉架,竟然被儿媳打伤。后来,老伴突发心脏病过世了,儿子也提出与儿媳离婚,由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可离婚后,儿媳仍然住在A处房屋。吴老伯知道儿媳曾经在其父母家里居住时,也分过房子,儿媳当时是分房对象,而且她在郊区还曾经买过一套商品房。因为实在无法和前儿媳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于是吴老伯找到我们,希望能通过诉讼,让儿媳搬出自己的房子。

  接受吴老伯的委托后,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材料,提出由于儿媳毕竟是A处房屋的同住人,如果要她搬离,应该要给付她相应的补偿款,吴老伯也接受了我们的意见。

  在庭审中,我们提供了吴老伯夫妇与儿媳发生争执的报警记录、验伤通知单及儿子与儿媳离婚的判决书、儿媳他处有房的材料等证据。我们认为,公民的合法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现在儿子与儿媳已经离婚,而且吴老伯和儿媳矛盾较深,根本不可能共同生活,我们同意支付儿媳补偿款,但要求儿媳迁出A处房屋的诉讼请求应得到法院的支持。

  最终本案以调解结案,儿媳迁出A处房屋,并由吴老伯支付儿媳相应的补偿款。

  上海市申房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黄华明 律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民生速递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上海新闻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互动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2015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特别报道
   第A26版:家装专版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谁该拿补偿款 法律说了算
法院调解助两代人摆脱困境
让我送完母亲最后一程
女司机追尾让他人担责纯属谣言
扫一扫
梁老伯遗产该如何处理
新民晚报新民法谭B06法院调解助两代人摆脱困境 2015-07-17 2 2015年07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