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9时50分,一辆车牌号为沪D91660的上海庆申旅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蓝色大巴士在中环外圈沪嘉高速匝道出口处连按两下电喇叭,被现场执法民警朱良拦下。驾驶员夏师傅承认,前面的车急刹车,他先下意识地按了下喇叭,然后又按了一下发泄不满。
接受处理后,夏师傅告诉记者,知道开车不鸣号的规定,也知道上海这阵子在搞交通大整治,今后一定会注意。
让夏师傅想不到的是,昨天下午4时,刚回家的夏师傅就接到公司老总顾慈侠转来的微信报道:“违法鸣号的是不是你?”得到确认后,公司让夏师傅先停职,第二天一早到单位接受处理。
“我想坏了,公司大领导都知道这件事了。”夏师傅说,按照单位规定,交通违法被媒体曝光属比较严重的问题,“饭碗会不会被敲掉?”一下子,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着了。
昨天上午9时不到,夏师傅骑电动车赶到位于江苏路599号的公司。公司查清事实后,根据《车辆规范运营管理条例》规定,扣除夏师傅当月安全行车奖600元,3天内不得驾驶车辆。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规,公司并未与夏师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这让他总算定了心。“按了几下喇叭,3天的工资加上安全奖,算算1000多元就没有了,但至少还不算最坏的结果。”
顾慈侠告诉记者,夏师傅在单位的表现一直不错,公司经常会接一些残疾人团队的生意,他背上背下不含糊,服务意识很好,很多残疾人用车也会指名要他来开。
谈到这次违法的教训,夏师傅说会终生铭记:“其实这次大整治对我们司机的影响是很大的。过去会违法停车,现在不敢了。不要说实线变道,现在连虚线变道都尽量避免,因为我们开的车大,乱变道容易引发事故。”
顾慈侠介绍,此次交通违法大整治开始后,交警部门专门上门来签了协议,公司也对驾驶员做了宣传教育。“那些平时开车违法行为多的司机,我们都是一个个打电话告诫他们。”交警部门也表示,交通大整治需要全社会参与,好的交通习惯不是仅靠处罚就能养成,车辆驾驶员所在单位通过内部奖惩机制鼓励守法、处罚违法,有助于让守法出行的意识更深入人心。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