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2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漫话日记
孙琴安
  孙琴安

  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否写日记,反正我们那一代人多写过。在雷锋事迹影响下,老师也鼓励我们小学生写日记。不过这个日记都是记好事的,倘今天做了件好事,就写上去,有时连考试成绩好,跑步第一,受老师表扬等也可写上去。只是做坏事、挨批评之类是不能写的。等学雷锋的高潮过后,很多人就不写了,但也有人继续写。叶辛就曾对我说,他现在仍写日记。

  其实我也写。我写日记,多与自励或从一段新生活的开始有关。初三那年,为了发奋攻读,我又开始写日记,两年后奔赴农场,临行之际,我一下收到同学赠送的好些日记本,前面多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之类的勉励之语,其中一位还写了一首《桂枝香》的词相赠,起句便是“骏程鹏举,更满志踌躇,气壮寰宇。”面对同学们的临别赠言和珍贵赠品,再加上我也是第一次从学校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可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于是,从我务农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在同学赠我的日记本上写日记。无独有偶。一次摘棉花,同宿舍的同学杨惠明忽然对我说,他想写日记,希望我为他日记本起个名字。我略思索了一下,便说:“生命的路。”他一听,立刻竖起大拇指,连连叫好。

  那时农场的劳动强度还是很大的,但即使再累,我们仍坚持每天写日记。有时晚上停电,晨起补记。一本记完,另一本继续。就连后来上大学也在写。断断续续一直写到现在。

  颇有意思的是,中国文学发达,文体众多,仅散文,在古代就有表、奏、诏、铭、论、记等各种类别,现代社会又派生出特写、杂文、报告文学之类,但不论古今,在综述各种文体时,均无日记一项。即使像明代《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清人姚鼐的《古文辞类纂》等专论文体的名著,其中也都无日记的一席之地。这并不是因为古代无日记,只是不当回事,而对于日记本身来说,的确也很特殊,有一个发展过程。

  中国最初对日记的记载,见诸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卷一:“司君之过而记之,日有记也。”日记之名由此而来。不过,这种日记不是写自身的,而是写君王的。并且还专门记录君王的过失和错误,使之改正。到了后来,才把每日记事的册子称为日记。或称“家乘”。如陆游《老学庵笔记》谓:“黄鲁直有日记,胃之《家乘》,至宜州犹不辍书。”其中的“黄鲁直”即宋人黄庭坚,他所写的《宜州乙酉家乘》,已属日记性质,当然是记自己而非君王,也就是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说的日记了。

  到了清代,许多文人学士多有记日记的习惯,比较著名的有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翁同龢的《日记》等。延至民国,许多作家如鲁迅、胡适、郁达夫等都写日记。郑振铎在生计困难时,只好以出版自己的日记来缓解一下燃眉之急。现在编作家文集或全集,几乎都收日记。有的还出单行本。地位明显提高。如今《鲁迅日记》《胡适日记》《应修人日记》、郁达夫的《日记九种》等,都已成为研究现代文学以及作家生平与交游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而《德拉克洛瓦日记》《贝拉日记》等更是驰誉世界。

  至于日记的写法,也是五花八门,各有路数,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以记事为主,或以随感为主,或以心路历程为主,或以人生感悟为主,或以一般心灵创伤为主,或以一段爱情印痕为主。也有夹叙夹议,把记事与随感混杂在一起的,更有像李慈铭那种以“日记为著述的,上自朝章,中至学问,下迄相骂”,无不入内的大杂烩。但通常说来,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别,即记事日记或思想日记。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上曾流行“宝宝日记”,即父母为初出生的小孩写日记,记录孩子初生时的种种情状,留作纪念。其实这种代写日记的现象以前也有。屠格涅夫创作小说,甚至为小说中的主人公代写日记,这就十分难得了。如他在写长篇小说《父与子》时,为了塑造好主人公巴扎洛夫这一形象,“我替他写日记,在日记中他说出关于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他对友人说:“我写《父与子》的时候,我一方面记着巴扎洛夫的日记……结果写成了厚厚的一大本”。其创作态度之严谨,令人咋舌。

  有人曾问我如何写好文章,我建议可先写日记来练笔。因为日记不受形式和字数限制,可长可短,无头无尾,想写就写,想停就停,写多写少,全由自己,叙事抒怀,最为自由。尽管特殊年代有些人因日记惹祸,但毕竟利大于弊。窃以为:除了练笔,青年时写日记,可以励志,宣泄愁绪,排遣苦闷,整理思想,树立目标,重新起步;老年时写日记,可以回味人生,增强记忆,怡养性情,强身健脑,更好地感受生命,感受存在。谓予不信,不妨一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大购网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尚
   第B02版:摩登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互动/新民健康
漫话日记
橄榄(外一篇)
“劳心者治人”
阳光下的咖啡馆(油画)
一束阳光照进来
有故人的城池才是故乡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漫话日记 2016-12-02 2 2016年12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