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最短的教育路径
“马校”有个女教师,原先是安徽杂技团演员,其丈夫在上海工作,为了解决他们夫妻两地分居困难,经有关部门努力,将她从安徽调来上海,安排在“马校”工作。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做出了成绩。退休前,她要求将职称由三级转评为二级。这位女教师早于程海宝调到“马校”,有点工作年份了,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无奈,有关她的职称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程海宝想,解决一个人的职称问题,带动的是一片,对于这样的问题,必须妥善解决。经过了解,女教师调来上海前,她的职称已经是二级了。这样一想,他心里有了底,在校领导班子上说了这件事。经集体讨论,大家认为,女教师的职称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是因为对她关心不够。现在,必须尽快解决。终于,难事不难,因为程海宝做了有心人,校领导班子做了有心人。女教师不仅职称“复位”了,而且退休后的待遇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教师教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出了人才,出了尖子,文化学习上去了,比赛成绩也上去了,难怪有人戏称:“上海马戏学校是一家金子铺,程海宝是金子铺老板。以赛促教,全面发展,得了这么多奖,马戏学校大有存在的价值。”
程海宝在探寻着一条最短的教育路径。他说:“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双向的。老师要参加管理,学生也要参加管理,管理好了,就会出成绩。”程家桥路和上海外滩有一段比较长的距离,他打了个比方:“从外面学校到外滩,有许多条路可走。绕道南京路,或者绕道北京路,都可以。事实证明,延安路最近,这是一条捷径。捷径是科学,而不是投机。”
程海宝一直将学生们的行为规范收入自己的视线,有的新疆籍孩子,生活习性、行为方式与汉族孩子大不一样,但无论汉族孩子,还是新疆籍孩子,看见程海宝,都是很有礼貌地鞠个躬,说一声好。有一年春节,程海宝到学校去值班,刚走到校门口,几个新疆籍孩子远远地冲着他喊:“校长,新年好!”有个年龄很小的孩子,甚至还冲着程海宝拜了个年,大声说道:“校长爷爷,新年好!”喊得程海宝的心里涌起了一股春潮,“马校”的孩子,要成为有文化、有技艺、有礼仪的新一代杂技人,这真是他所希望、所期待的。他走上前,鼓励孩子们,好好学文化,学技能:“孩子们,你们的父母不容易啊,为了送你们来学杂技,有的人将牛羊都卖了,给你们作为路费,这是为什么?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啊!记住,你们的父母很不容易啊。”一番话,说得孩子们连连点头。
“马校”规定:学生不准讲脏话,上课一定要讲普通话,讲得不好也得讲。学生在练功房练功的时候,也不得说方言,要讲普通话。程海宝的治校方略真是“国语”到了家,他甚至还规定,学生写检查,也必须用标准的普通话写。对于学生写检查这件事,他对自己也有个“规矩”:学生犯错,要写检查,不写不行,这是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改正错误。不过,毕业后一律不给学生拖尾巴,检查不塞档案,全部在学校里销毁。
“马校”还有一条规矩,学生不准戴耳环、戴项链,不准染发、留长指甲、涂指甲油。用手机行吗?也不行。那么,要和家里联系怎么办?程海宝回答得相当干脆:学校的每个楼层都装了电话,不收费用,尽可与家里联系,问候亲人。程海宝是这样说的:“如果楼层里没有电话,那是我这个当校长的没有尽到责任,没有为孩子们创造条件。但是,有了电话,仍然要用手机,我就不能管了。如今,网络这样发达,好比敞开了窗户,方便吗?当然方便,获得的信息也多。不过,如果连苍蝇蚊子都飞了进来,我能不闻不问吗?学生,不好好做人,不好好学习,打扮得不伦不类,像什么话?整天迷恋手机、网络,耽误了今天,将来怎么办?”他对教师们说:“家长将孩子交给学校,做校长的,做教师的,要像严父慈母看护好、教育好、培养好他们的孩子,吃喝拉撒睡,都要关心,都要管。这是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国家负责。他们交给学校的是一张白纸,将来学校交还给他们的,应该是一张画有最新最美的彩色纸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