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新上海人沃帕·夏克加的故事
~~~——新上海人沃帕·夏克加的故事
     
2017年09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弼马温”跨上马背写一段传奇
——新上海人沃帕·夏克加的故事
陶邢莹
■ 沃帕骑着Conair完成比赛 本版图片 记者 张龙 摄
  他曾和马儿同吃同住,他在马术场偷偷蹭课,从一个“弼马温”到职业选手,从一个打工仔到参加了4届全运会的老将,新疆人沃帕·夏克加在上海马术运动场的故事,感动了一批又一批中国马术人。

  新疆打工仔

  昨天进行的全运会个人马术障碍赛上,沃帕骑着一匹名叫Conair的马,完成了比赛。名次并不靠前,但他显得很平静。“没关系,下一届全运会再来。马术是一个没有年龄限制的项目,我想我会骑到骑不动为止吧。”戴着那顶10年前印有红色五星红旗的国家队头盔,沃帕悠悠地说道。他的普通话非常流利,表述很清晰。但谁能想到,1994年离开家乡时的他,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

  沃帕在新疆伊犁马场长大,因为家里穷,从小就帮着家里放牧,会骑马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他是蒙古族,住的是蒙古包,过的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母亲去世后,沃帕走上了打工之路。1994年,15岁的沃帕背井离乡,去北京打工,“第一次从乌鲁木齐到北京,我是坐在火车的车厢里和马一起去的,我和马儿一起吃住了15天。”在一个游乐场里,他做的是马上服务员,教人们怎么上马骑马。每个月赚的钱不敢多花,10元钱也要寄回家里,他自称“农民工”。

  得知上海成立了马术运动场,1997年,沃帕又去那里当饲养员。“从第一天到上海开始,我便爱上了这座城市。我发现,这里充满了各种机遇。”从那时起,一个小小的愿望萌生了,他并不甘心当个普通的农民工,“我想接触真正的马术运动。”

  马术旁听生

  在马房的日子,平淡无奇。沃帕每天刷马、喂食、照顾马匹的起居,很快他便成了上海马术场的优秀饲养员。上海马术场请了几个教练,有心的沃帕利用空余时间悄悄成了一名“旁听生”。

  每天工作结束之后,沃帕就会倚在训练场的栏杆上,看专业骑手训练,听专业教练讲课。“我虽然是个饲养员,但是这里的领导和教练都对我非常好,还教我怎么用正确的方法骑马,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草原上的骑马方式都是很落后的,过去‘不摔下来就是英雄’的观念是错误的,那种娱乐骑士只会害了我,真正的骑师有更科学、更聪明的骑法。”沃帕说。

  从1998年开始,沃帕成了一名业余骑手。2001年,上海马术场为备战九运会聘请了一名澳大利亚教练,他一下相中了这个和他有着“相似童年经历”的小伙,并把他带到了澳大利亚深造。在那里,他和队友学到了先进的训练方法。不过,出国深造的日子依然很苦,“那时候每天的生活除了自己训练,还要帮我们的教练骑马,还要骑我们马术队的马,最多一次,我一天骑了14匹马。此外,我们还要当马工。”后来,沃帕又被上海马术场定期派到德国去学习。

  就这样,又过了4年,沃帕终于成为了上海马术场一名真正的运动员,开始参加正规比赛。

  “吃苦”这个词,沃帕不愿多提,“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成为专业骑手的道路,吃点苦是必然的。”不过,沃帕自称曾经是“半个文盲”,而现在,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学会了英语、德语。

  成新上海人

  终于,沃帕成为了2005年十运会的选手,并随上海队获得了团体项目的金牌,他还入选了国家队。“上海市新长征青年突击手”、“上海市荣誉体育奖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沃帕成了一名新上海人。他在上海买了房、娶了上海妻子,并生了孩子。

  在一档节目中,沃帕讲述自己从马工到全国冠军的传奇故事。沃帕说,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经历,给更多农民工兄弟一些鼓励和启示。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中国马术运动员的最高舞台。到今天,他已经是四朝元老了。2009年之后,上海马术运动陷入低潮期,无缘奖牌。直到这次在天津,沃帕和张滨、杨华、许新一起摘得了场地障碍团体的银牌,令人欢欣鼓舞。

  和十多年前的体制内办训不同,如今的马术运动正逐渐走向市场化。上海马术场送沃帕去北京的马场,由马主提供马匹供他训练、参赛,这匹Conair,就是由北京的马主提供的。

  现在的沃帕,依然有多重身份,除了运动员,他还是教练员,一提起他带训的学生,他非常自豪,“后天我便要返回北京,指导来自上海的孩子参加青奥会的选拔。”

  中国马术运动,今时不同往日。更多有实力的骑手涌现了出来,沃帕虽无缘个人项目奖牌,但他说,“从我记事起,便与马儿为伴,马术是一项伴随我一生的运动。我希望可以一直参加全运会,直到骑不动为止。在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我也希望我教出来的孩子,有一天能骑马奔向世界。”    

  记者 陶邢莹

  (本报天津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家装专版
   第A32版:广告
“弼马温”跨上马背写一段传奇
“希望将来代表中国出战国际比赛”
新民晚报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A19“弼马温”跨上马背写一段传奇 2017-09-01 2 2017年09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