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严峻,不过我侄儿从未担心过。以前他常开玩笑地说要效仿诸葛亮,在家等老板三顾茅庐来请。
一晃到今年,侄儿大学毕业了。玩笑归玩笑,他并没有守株待兔,也加入了应聘大军之中。原本以为在校期间从未打过工的侄儿会缺乏竞争力,尤其面试恐怕没有经验,不料他竟然常常可以进入最后一轮。短短两个月就被三家公司先后录取,最后去了一家他相对中意的公司上班。
“他和别人不一样,从来不把面试当回事”,说起侄儿的面试史,大哥津津乐道。
侄儿在他那些同学中是出了名的精打细算,体现在应聘上格外突出。人家买名牌西服、精心做发型,侄儿却每每一身休闲装,素面朝天,面试犹如去亲友家串门。制作简历是许多应聘者花销最大的投资,不少女生简历做得像时尚杂志,男生简历做得像论文杂志,共同点是厚厚一本,不惜工本。侄儿的简历居然只是一个U盘,除去极少数格外向往的职位,他根本不会送上纸质简历,只是将U盘插入招聘方电脑,让人家拷贝一份电子简历。如果对方不接受这种形式,他就放弃了。
可想而知,侄儿在面试中绝不会惊慌失措,也不会刻意表演。或许因为他的淡定有些出乎招聘方意料,每每效果居然不错,成功率颇高。
问及侄儿看不看那些求职“攻略”?侄儿说那都是忽悠人的,他倒是看了不少古籍书,比如老子、庄子之类的,所以凡事顺其自然。
像侄儿这样的面试淡定哥,估计并不多,倒是故作姿态的“思考姐”肯定为数不少,说到底都是那些职场成功学文章害的。跟风、同质竞争是国人容易犯的毛病,试想你自己是老板或者人力资源主管,每次面试都见到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批批应聘者,你不会倒胃口吗?面试毕竟是淘汰赛,大多数时候优胜者远少于被淘汰者,所以,随大流就非常不明智。
自然而然坦诚的面试,往往能让劳资双方都能找到最合适的目标,有利于今后双方的发展。有句广告词“简约不简单”,用在面试上其实很合适。就拿豪华版简历来说,舍得将这种华而不实的简历天女散花的人,将来多半不会替公司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