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号脉“秩序”
陈甬沪
  陈甬沪

  发表于今年2月10日夜光杯的拙作《秩序》引来热议,令我始料不及。认识的与不熟悉的文友们罗列无序乱象有之,剖析成因有之,革弊之策有之,小学同学荣庭当晚11点许似乎还意犹未尽,再发短信说,“深有同感。有些‘产品’可能还不该完全市场化,否则……在逐利性的经营中会荡然无存。”此乃点睛之笔。试想,在当今市场化的喧闹中,假如亚当·史密斯的看不见之手真能解决一切的话,那么,那个时代也没有凯恩斯的立脚之地了……

  这些天,我一直在感叹拙文之稚嫩,不知何以回复文友们。今年2月22日晚报头版头条一下给我灵感,《393个老旧小区变身“美丽家园”》一文,讲述区委区政府“补短板、破难题、解民忧!”一声令下,围绕“安全、整洁、文明、有序”目标,集全区之力开展的“美丽家园”建设,打响了发令枪。这是篇“颂歌性”报道,对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歌功颂德”,老百姓喜欢,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调研人民日报等时强调的媒体“导向”,其取向印证了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为与不作为”,表达的是现代政府的责任感,演绎的则是小区“秩序”向好的基础动因。可以肯定,静安区做了典范,比如资金支撑,区财政专门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又比如责任追究,“美丽家园”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充分发挥条线部门指导作用,压实各街镇主体责任,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可以这样假设,凡是出现无序形态的现场现状现象,一定是资源在配置上出现了问题。而运用“市场决定作用”与“政府有效管理”理论,政府善于辨证施治且“药到病除”,这些老小区无疑是幸运的。这种“秩序”的维系你我希冀许久,这种“公共产品”的供给你我梦寐以求久矣。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更加感受到“政府、企业、公益组织”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下秩序和谐的真谛。有的文友组织公益团队进行应对。比如按照政府有关条例的规定:“物业要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可是经营成本核算下的许多物业不会自养专业维修人员,业主自然对物业收费又只当“二传手”角色难以认同。文友他们的业委会组织业主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担当“物业”角色,指派专人24小时实行通讯工具值班制,业主有需求,直接按内容清单提供服务,比如联系专业应急维修公司(据说各区都有且隶属房管部门监管)。实践出经验,公益化与市场化结合,聘请专业保安,赋予其权利与义务,担当业主们的“护序员”十分有效。当然不少文友摇头,目前光靠“道德”力量推广,其“复制”难度确实很大。

  公共产品在满足社会需求、维系秩序中有着不可替代性。如今政府盯着小区“老大难”问题不放,拿出啃硬骨头的精神补齐短板、补长短腿,把“美丽家园”建设作为街道落实“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职能的重要落脚点。可见,这种把脉找准了无序的“病根”,做的都是居民最需要、小区最缺少的,如果上海新老小区都能推广、复制,那么到“十三五”后中国第一个百年梦实现之日,必然是人人笑逐颜开之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民资讯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家装专版
   第A32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新民法谭
号脉“秩序”
满眼尽是老员工
赤脚走在秧田里
三言两语记
嘉鱼饰家
苏州的面
不过银针轻舞,竟“绣”得镇馆气场
美国版夜光杯A29号脉“秩序” 2016-03-11 2 2016年03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