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创办,是江南经销古籍名店
“文学山房”位于苏州古街巷钮家巷,走在巷子里,扑面而来的是粉墙黛瓦的老苏州情调。推开两扇透明的落地玻璃门,三排简洁的书架陈列在眼前,分门别类地摆放着文、史、哲等书籍。江澄波感慨地说,自己从16岁起随爷爷经营书店,到现在和古旧书籍打交道已有70多年。“文学山房”旧书店创办于1899年,创办人江杏溪是江澄波的爷爷。由于藏书颇多,其中不乏善本。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得知后,欣然为书店题写匾额。此后“文学山房”声名鹊起。南北各地有名的藏书家都曾来书店“寻宝”,店里还常常出现文人学者汇聚探讨学术的场景。
孙子重开,三次搬迁恢复老字号
1956年,“文学山房”在公私合营的洪流中并入苏州古旧书店。退休前,江澄波是苏州古旧书店的职工,拥有高级职称。2001年,江澄波的儿女下岗,当时老人微薄的退休工资还要贴补孙辈,捉襟见肘。于是,江家决定重新开设古旧书店,而且一度担心引发争议,店名改用“文育山房”。2012年9月,搁置了半个多世纪的招牌——“文学山房”在老顾客的呼吁中复活。老人靠退休工资已经可以颐养天年。书店的门面租金不断在涨,经营旧书又没什么利润。儿女们都在劝说父亲放弃书店,但老先生选择了坚守,“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业。只要我还能动,就不会放弃。”
重成“招牌”,网络让书店扬名
如今,江老先生的3个子女每天轮流陪父亲看店。江老先生说,国家图书馆和各省市的图书馆是他的“大客户”,会定期来他这里收书“补缺”。不少大学教师、文人学者、藏书家是常客,爱好读书的外地游客偶然间逛到此处也会光顾。网络时代的发展,又让“文学山房”多了一批循着“书香”找来的顾客。
2015年,“文学山房”被评为“苏州市优秀特色书店”,获得奖金3万元。用这笔钱,江老先生把原先的书架更换一新。 周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