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生活的人要会说英语,大概最没有异议,否则,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就会寸步难行。凭三十多年学习英语的悠久历史,其中四年还是在大学里精雕细琢地研习英语,再加上近三十年在外贸岗位上与外商打交道的丰富经验,我领着老婆和孩子在2015年来到英国。按照英国人的说法,感谢(thanks to,中国的英语专家说,这是“由于”的意思,但是我认为在此语境里还是用感谢比较贴切,或者翻译成“幸亏”“亏得”)同学徐瑾及其先生裘哥,他们为我们一家千辛万苦地找好了住所。
家庭生活首先会产生生活垃圾。在伦敦生活的第二天,我们到处找垃圾桶。未果。太太派我去找物业,因为我的英语好。“Where is the garbage room?” 我问一位站在高档柜台后面的工作人员。他戴着一副高级的眼镜,穿着笔挺的西服,系着漂亮的领带,那个气质,就是“绅士”,而他却一脸茫然,不知吾之所云。“Where is the rubbish room?” 我又问。哦! 他恍然大悟:“在地下室,你乘电梯下去,右拐,就是。”我回到家里,拎起一袋垃圾,乘电梯,下到地下室,右拐,见一扇门,上书“Refuse Room”。我迟疑了半晌,鼓足勇气,推门而入;里面又是一道门,我用力推开这第二道门,眼前呈现出两个大斗,堆满着垃圾。
生活,衣食住行也。我们需要添置衣服皮鞋。在著名的玛莎百货商场选购好东西后找收银台,就顺便问其他人:“where is the cashier?”听者又是一脸茫然。我们只得自己慢慢地找。看到有人在排队,明显是收银处,但见空中吊着一块牌子,写着TILL。唉,吾老张学了大半辈子英语,你们英国人什么时候把垃圾叫“refuse”、把收银处叫“till了”?
家里的水、电、电话、宽带等都要租家自己向有关公司申请,并且建立所谓的账号,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与这些水电煤电话等公司签订合同,而不是像在中国那样一切都是房东与他们签订,到时,租客欠了一大笔钱的国际长途账单,逃之夭夭,房东只得自认倒霉。多亏裘家大小姐为我们在电讯公司的网站上注册了,申请安装电话与宽带。我们大楼的热水是统一供应的,由一家专门从事热水供应的公司负责,要用热水,就得先充值,英国人叫“Top up”。每天的洗澡是必须的。不充值,你只能洗冷水澡。我被迫与那家供应商打电话。接电话的小姐一上来说得很客气:“你好!我是某某,我能够为你做些什么?”我说:“我要充值。怎么充?”她说了一些,我没有听懂。这是怎么啦?怎么听不懂她说的英语!最后,花了很长时间,总算搞清楚如何充值了。电话安装好后,我打电话给一家叫Eon的供电公司。一位男士接的电话。与他通电话简直是折磨,他的十句话,我大概连猜带蒙,懂个两三句。我一急,说:“Do you have any body who can speak Chinese?”(你们有会说中国话的吗?)那哥们一愣,说:“没有,对不起。”最后,我大概花了两个小时才把电的事情搞定,搞得我精疲力竭,口干舌燥。
最近,我与搞国际贸易运输的刘先生就此进行了深入仔细的探讨。我问他,他与英国人、美国人沟通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障碍?他说,有的。他在美国租了一辆车,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了。他与租车公司联系救援的事,结果也是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我们得出结论,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谓外国人,即使在本国学过英语,英语说得飞快,到了英国美国,也会遇到问题,特别是听力。一、非英语国家的人在自己国家学的大多是自认为正规的英语,而到了英国美国,他们使用的英语有一些不一样,包括他们的俚语、土话。二、非英语国家的人的英语词汇量太小。其三,英国人美国人的口音,非英语国家的人大多没有听到过,他们的一句很简单的话,你作为外国人,很有可能听不懂。实事求是,我确实听不懂英国人的话,特别在电话里。
学过新概念英语的人都熟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欧洲大陆人去伦敦,他自认为自己的英语不错。结果,他却听不懂英国人在说什么。这位仁兄感叹:Do they speak English? 即:“英国人会说英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