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质朴而深邃。演员仅2名,都是男主角;道具仅为课桌椅和黑板;天幕上的影像拍摄自梅里雪山,还有3名音乐人,轮番兼任吉他手、歌手、鼓手。他们上演的故事取材于真人真事。导演邵泽辉说,该剧是“为了一个远去的朋友而作,为了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而作”,所以,主角也用真名:马骅。这位毕业于复旦国政系的诗人,2003年到梅里雪山脚下的乡村——云南迪庆州德钦县明永村的小学里,义务教授各类课程。2004年6月20日在从镇上买粉笔回村的路上,他乘坐的吉普车坠入澜沧江,用朋友的说法“至今下落不明”。曾担任过北大在线网站编辑的马骅,与北大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的邵泽辉等人是好友,两人曾承诺要以诗人支教的题材上演一台话剧。岂料2个月后,马骅离世。此事搁置。2008年,该剧上演,成为当时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票房第一的剧目。
当邵泽辉介绍剧组成员时,沉浸在诗意剧情里的观众也备受震撼。一位男主角何雨繁是清华建筑系硕士,另一位张新新毕业于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吉他手兼鼓手的阿兰,曾为孟京辉导演的《堂吉诃德》演奏全部西班牙吉他——毕业于北大化学系。另一位歌手兼制作人,毕业于北大俄语系的崔文嶔幽默地看着阿兰的手说:“他是研发护手霜的,这种护手霜很神奇——他本来不会弹吉他的……”唯一一位女性也是硕士,北大考古系在读硕士吕淑贤正准备回京去开毕业音乐会……每一次介绍都引起观众的一阵惊叹。
当剧组宣布,“附赠”民谣音乐会半小时之际,不少上海女观众纷纷折服:“太厉害了!”不过,也有观众表示,该剧留给上海的唯一一丝遗憾是:“上海大学生的故事,怎么没有上海剧团把它做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