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般的乐器,人们只要竖起耳朵,用心静听就可以了。但对古琴,光用倾听来领略它的风采和蕴涵,实在是过于单薄。
我曾在白天听过古琴,不但没给自己的心灵带来愉悦,反而被弄得很疲惫。尽管把听觉器官绷得很紧,把音箱的声音开得很大,那清和而美妙的琴音总被外面的嘈杂声冲得很淡很淡,以致味道全变。难怪很多人说古琴是无声乐器,原来古琴的音乐风格属于淡静、虚静、深静、幽静、恬静等静态的美,只适于夜阑人静的时候或清幽的环境中弹奏和倾听。
如今,深夜品味古琴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城市滚滚喧闹退到时间的背后,当人们或进入梦乡或在灯红酒绿的地方疯狂时,我静坐在六楼的阳台上,沏一壶清茶,把古琴碟片放入影碟机,用琴音给自己筑造一个祥和宁静的小世界。此时,我为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深情厚谊而感动,为嵇康在刑场上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绝唱而感慨,但更多的时候,我的思绪是乘着琴音的翅膀随意穿行在梦幻里,或为泉水声,或为鸟鸣声……我无法体验传说中的神仙生活,可品味古琴时,我拥有神仙生活一样的感觉。
对于古琴,古人早就说:“难学、易忘、不中听”。可纵观历史,会弹琴者、能弹好琴者,多是圣贤之辈;会听琴者、能听懂琴音者,无不是淡泊明志、超凡脱俗的豁达之人。琴如人生,明知难学、不中听,但还是不言放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长此下去,心静如水,浮躁全无,古书上说的“圣人”大概就是这样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