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人都爱纪录片
总有一曲触动心弦
未水
  文/未水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深夜非黄金档时段登陆荧屏,意外地引爆了一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纪录片用真实打动人的魅力体现得淋漓极致。其实,除了关注美食的《舌尖上的中国》,还有很多纪录片值得我们去看。

  《舌尖上的中国》

  食物里的光阴令人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竟然成了网络店铺的“广告片”?一部引爆“吃货总动员”的纪录片,不仅让人们回味了美食和记忆,也让淘宝网的商家都获益,那一个星期,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舌尖上的中国》到底讲述了什么?

  跟着镜头,我们看到了各种食物和人们对待食物的表情、心情……“香港的阿添和家人一起经营着自家的腊味店。每天早上,他都是店里最忙碌的人,做这份工作,他已经有了10年的经验。和兴腊味家有着60年的历史,以用料新鲜,考究,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如今,阿添和他的父亲、大伯一起,打理照料店里的一切。而在内地的湖南,稻田里的禾花开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腌鱼和做腊肉的时节。湘西木材丰富,熏烤腊肉的燃料以硬木为佳,如茶树和杨梅树。熏烤时,要把腌制好的肉挂在取暖做饭的火塘之上,还不断将松果、茶壳、桔皮等放入火塘,这样熏烤出来的腊肉,就会带着茶果的香味。对纯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且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永远也难以忘怀……”

  《舌尖上的中国》有着丰富的信息量,有密度感,并且贴近生活无比真实。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内地到港台,《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美食从豆腐、春笋、松茸到火腿、香肠、腊肉、从黄馍、咸鸭蛋、虾酱到年糕、煲仔饭、烤紫菜。在7集纪录片里,没有野生动物,也不涉及鲍鱼、鱼翅等高端食材,展现的都是普通人饭桌上,最朴素最平常的食物。镜头铺陈开来,展现的是悄悄地踏着食物而过的你我的光阴。看这部纪录片,都市人会真真切切地感觉到面对一桌食物是那么幸福的事情。

  《锦绣中华》

  让人看了想哭

  《锦绣中华》是中央电视台(CCTV)控股的中视传媒和英国广播公司(BBC)联合摄制的作品。它的拍摄、制作历时五年,耗资五百万英镑,是BBC在同类纪录片中最昂贵的一次投资。纪录片包括六个部分,从中国的标志长城开始,到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极寒的珠穆朗玛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中国第一大内陆河长江以及蜿蜒曲折的一点八万公里海岸线,立体展示了中国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

  《锦绣中华》中大约三分之一内容用于呈现中国多元的地域和民族文化,另外三分之二全部展现自然生态。开始拍摄之前,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调研,“前期调研在野生动物纪录片中的地位很重要,只有通过前期调研,才能真正确定野生动物的行为真实性、交配的准确时间和它们的活动位置,我们才会决定去哪个保护区拍摄、什么时间去、拍摄什么,等等,然后作出详细的拍摄计划。”中方制片司路如此总结调研的重要性。

  3年的拍摄期中,连拜恩一直在“后方”BBC布里斯托制作部坐镇,“我的感觉,好像那1100多天,拍摄组一直在路上旅行,似乎路长得都没有时间拍摄。”拍摄之旅虽让摄制组成员饱览或壮丽或雄奇的景色,但还是会有一些意外发生,尽管对于有多年野外拍摄经验的纪录片导演菲尔·查普曼来说,“拍摄本身并不惊险,我们基本上预见到了所有可能的意外。”在拍摄秦岭的羚牛时,摄制组遇上了一头孤独的羚牛。“如果成群活动,这种珍贵的动物是非常温和的。但离群出走的‘独牛’不同,它们性情非常暴躁,攻击性非常强。”毕业于牛津大学动物学专业的纳庭格解释道。摄制组和它对峙片刻就迅速撤离。而让司路难以忘怀的则是在云南高黎贡山拍摄白眉长臂猿时,他们与黑熊狭路相逢,“我们被黑熊追逐了一公里山路才脱险。”

  而在拍摄过程中,最让摄制组兴奋的事情,莫过于用高清摄影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在野外的求偶和交配的全过程。“对于全世界来说,大熊猫都是偶像,所以,别提我们有多激动了。据我所知,国际团队以前确实还没有拍到过这样的镜头。”即使是秦岭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开始也对他们的计划不抱太大信心。“我们都开始要绝望了,我们大概已经去了两三次,每次都至少等待一星期,但并没有拍到我们想拍的镜头。最后一次,等了10天,终于等到了一对发情期的大熊猫。”导演查普曼回忆道。

  《锦绣中华》拍摄过程中,甚至还收获了科学上的新发现。当他们用红外摄影机拍摄岩洞里的黑叶猴的时候,发现黑叶猴在舔食峭壁上渗出来的含有矿物质的液体,甚至专门研究黑叶猴的专家都是第一次发现这种现象。

  《子宫日记》

  对生命最深刻的感动

  全球每年有1.3亿名女性要走过这段怀孕、生产的道路,你可知道,卵子和精子是怎样在母亲体内相逢,怎样发育,渐渐长成一个胎儿的?随着科技日趋纯熟,扫描影像所提供的丰富资讯,逐一照亮子宫内的隐形世界。  

  最先出现在镜头里的是几只品种不同的狗,还有野生的狼。纪录片对生命在母体子宫里的成长的展现,就从它们开始。小狗们和小狼从一个受精卵到分娩,大约需要120多天,孕育在母体中的小生命必须经过重重考验。首先,受精卵要迅速分裂,然后在子宫壁上成功着床,否则就会因为没有营养供应而代谢。已经着床的受精卵,慢慢发展成胚胎,主要器官和身体系统开始成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胚胎的前途一片光明,胚胎随时面临着被母体重新吸收的威胁。母体会吸收胚胎,听上去不可思议,研究者发现,在环境安稳,食物充足时,这种母体吸收胚胎的情况比较少出现,现在的宠物狗都被主人照顾得很周到,一般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但是在饥荒时期,母体吸收胚胎的情况特别普遍。当胚胎度过了这段考验期,就变成了胎儿,胎儿的各种器官开始分化……

  生命是这个宇宙的奇迹。生命的降生是跟随着宇宙的召唤而来。这一场旅途,经历得多么不容易,终于,我们成为了那个有思想有意识的自己。看完《子宫日记》,会对生命有更深刻的感动,只要活着,每一刻都值得欢笑和哭泣。

  《瓶装水》

  触目惊心的“纯净”

  纪录片《瓶装水》的海报上清楚地写着:“本片探讨了瓶装水行业在当今世界的作用,及其带来的对我们健康、气候变化、污染、石油依赖的一系列影响”。

  电影揭示了瓶装水的水与瓶两部分的来源与去向:首先是讲瓶装水的“水”从哪里来,矛头直指在美国各地汲水的各大瓶装水生产商例如雀巢公司、可口可乐等等,这些公司以几乎可以忽略的成本将原本属于自然、属于当地人的水变成自己公司的所有物,加工成商品再以1000多倍的高价卖出,而那些本可以享用天然水资源的人们不但没得到任何好处,他们的居住地却因为水资源日益短缺甚至遭受旱灾。

  影片指出是人们对于瓶装水的需求养肥了这个产业:便携,随处可得,以及瓶装水广告里标榜的“纯净”、“健康”等都成了人们源源不断地购买瓶装水的动力。然而,瓶装水真的那么健康吗?纪录片通过镜头揭示的却是,水龙头里的自来水甚至都比瓶装水更安全,至少自来水是经过了严格检查的。

  镜头中,我们看到制作塑料瓶的材料PET或PETT是精炼石油的产物,除了使用这些材料装饮用水对人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之外,这些材料的制造过程本身就对环境造成危害:炼油厂附近的空气被污染,居民因此罹患各种疾病……而瓶装水使用的塑料瓶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关于瓶装水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镜头继续追踪着人们喝完水后瓶子的去向——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塑料瓶无法得到有效回收、重新利用,例如全世界的瓶装水的瓶子的回收率为50%,美国则更低。没有得到回收的瓶子最终进入了海洋,变成塑胶的碎片,被各种鱼吞进了体内,于是海洋变成了一锅塑料浓汤……

  这一切其实并没有夸大事实,最真切而残酷的事实,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着。看完这部纪录片,触目惊心的镜头,是否提醒你,下一回买瓶装水的时候,三思而后行?

  《爱格尼斯的海滩》

  80岁老人的乡愁

  八十岁的阿涅斯·瓦尔达,在生日之际以《爱格尼斯的海滩》这部充满温情的幽默佳片为自己庆寿,成就了电影史上的一段佳话。影片利用重构的手法,她与丈夫德米电影中的一些片断来重现这位导演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影片探讨的是人性,而非电影。 

  瓦尔达被人称作“新浪潮之母”,其原因很简单:在新浪潮运动开始之前,她拍摄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众多影评人摸不着头脑的影片——《短岬村》。这部电影被乔治·萨杜尔称为“法国新浪潮的第一部影片”,从此“新浪潮之母”的美誉就停留在了瓦尔达身上。

  在这部纪录片里,瓦尔达放弃了事件线索和时间轴,转而用一种“游记”的角度遍寻瓦尔达当年拍摄电影的“外景地”。瓦尔达用手中的DV记录了那些外景地现在的模样和现在在那里生活的人群。加之当年剧情片的穿插剪辑,让全片散发出一种“生活在影片”里的美感。

  而瓦尔达本人说:“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纪录片,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一生的总结。可能我以后再也不会拍故事片了,所以在这部电影里,有我的爱情,有我的回忆,有我的青春,更有我的乡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人才/教育 培训
   第B18版:人才/升学辅导
   第B19版:人才/品牌培训
   第B20版:人才/留学招生
人人都爱纪录片 总有一曲触动心弦
一周看点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B09人人都爱纪录片
总有一曲触动心弦
2012-05-27 2 2012年05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