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财经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识破低价背后“四大陷阱”
  今年一季度,中国网购交易总规模达2188亿元,而在线购买的“放量”,则意味着有可能滋生网购欺诈。

  日前,中国网络团购维权第一案———运动服饰品牌乐卡克状告走秀网、嘀嗒团的售假、商标侵权案,终于尘埃落定。被判败诉的走秀网、嘀嗒团除支付经济赔偿外,还需要公开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巡视员聂林海表示,也担心电商一味打价格战后,会不会重走类似“千团大战”那样的虚浮老路。据苏宁易购的调查显示,以3C家电的网购为例,如今就常见“四大陷阱”:

  ■低价陷阱所谓的厂家网购专供、特供产品型号,有可能实则偷工减料、降低品质、缩减成本,以维持所谓“低价”。据悉,目前部分网购平台的厂家“网购专供机型”多达30%-40%。

  ■假货陷阱在网购平台上销售“李鬼品牌”“三无产品”、假货、水货、山寨机甚至返修机,要么没有国家3C等各类规范认证,或收到的实物与网上信息天壤之别等,所谓超低特价只是想骗你上当。

  ■服务陷阱家电类商品中有很多如空调、平板电视、油烟机、灶具、热水器等半成品家电,购买后需要安装、调试。但很多网商因没有自己的售后服务能力,就只管卖不管用,若售后遇到保养、清洗、维修等问题,就干脆推脱当“甩手掌柜”。

  ■促销陷阱促销口号喊得响,实则为了骗流量。如限时限量机的数量就是少之又少,眨眼售罄让消费者根本无法买到;要么无货虚标低价,只看不能买;要么虚标商品原价再打折;要么拿出不具可比性的边缘品牌、“专供机型”,自称低价让人无从比对;甚至用残次品、库存品,混迹在新品里“混搭”销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品牌透视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城市记忆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电商角逐:价格与配送“混合双打”
识破低价背后“四大陷阱”
“打洋牌”成竞争新招数
精彩导读
新民晚报财经周刊B01识破低价背后“四大陷阱” 2012-06-02 2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