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界线趋于模糊。长期以来,沪深A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界线清晰,由于两个市场在衔接过程中有一道明显的“鸿沟”,这使得认购新股和炒作新股都有了合适的土壤。最近新股的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将两个市场的鸿沟填平,相当于在两个台阶之间加了半级台阶,类似于以前的“一级半市场”。这样,两个市场实行了平稳衔接。对投资者来讲,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新股和老股的价格没有过去那种“跳跃”了。从这一点讲,发行的时候叫IPO,上市的时候叫新股,但上市第二天以后新股老股打成一片,过去新股上市鹤立鸡群独立成景的局面恐怕已经过去了。
(2)新股的“低价”特征会对二级市场的定价体系产生影响。随着网下申购锁定期的解除,新股上来第一天抛盘巨大,这使得新股以较低价格登临二级市场成为一种常态。与此同时,近700家排队等待审批公司,原来排一个队,现在分沪市和深市,排两个队,加上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直接定价,这些都会使新股的发行上市速度加快。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低价上市不能形成气候,但一批上市公司总体以较低价格推向二级市场,这对原来二级市场的定价体系就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至少同一行业、同一地域有很强类比性的新股和老股,在二级市场的定价不可能相差太大。这样,要么新股价格上去,要么老股价格下来。总之,二级市场的定价体系将重新确立。
(3)一级市场的“微利”将传导到二级市场。不管怎么样,一级市场总体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对申购的机构来讲,尽管持股时间缩短了,但收益也降下来了,甚至还可能套住。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对二级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一级市场收益逐渐趋于微利化,在平均利润规律作用下,这种微利传导到二级市场就是必然的。从这一点讲,一级市场的微利局面很可能会对二级市场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半年多来,一系列新股新政密集出台,其综合效应逐渐显现。对新股来说,一级市场我们应挑着认购,比如在一段时间的七个、八个新股中挑一两个参与认购,在二级市场,尽管新股上市价格低了,但还是要慢点介入。而新股的低价上市以及认购资金的微利态势,也将不可避免地对二级市场老股产生影响。 瀚民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