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让上海的旧城改造上了一个大台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最近十年左右,我们目睹着上海旧城、旧厂、旧街区改造的一个个案例却发现:上海历史文化的“记忆”翻新,还是缺少统一的安排和规划。虽然上海市已经制定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但这仅是规定能不能做;而摸清上海历史遗存家底、给出顶层保护改造的原则和方法,即如何做,付之阙如,而这项工作现在已经迫在眉睫。因为目前上海的历史遗存改造,还是停留在你干你的、我干我的零打碎敲、各自为阵的阶段,各自为阵,难免有乱象,难免有假古董和“保护性破坏”。
我们能否像城市整体规划一样,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市民等各方人士,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出《上海历史遗存保护改造规划》,内容应包括并分步制定出《整体规划》、《详细规划》乃至《修建性规划》。《规划》里,应该为上海历史遗存给出理念、定位、功能区分、改造原则、改造手段等等指导原则及方法,以打破目前的码头文化、棉厂文化、船厂文化……一哄而上,弄不好又一哄而散的尴尬局面。比如“文化产业创意园”,现今可谓是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可是,由于各自为阵,真的人气旺旺、气韵生动者又有几家?由此看来,仅有热情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