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紫泥艺术醉人心
郝军
■ 汉钟壶
■ 掇球壶
■ 秦权壶
  平头,浓眉,话语不多,睿智沉静的目光里透着潜心紫砂艺术特有的执著,略显清瘦的脸上始终挂着宽厚淡定的笑意,这就是紫砂艺人吴寅留给人们的初识印象。

  1974年,他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1992年进宜兴市紫砂工艺厂锦达陶艺有限公司,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了全面紫砂造型技术,尤其擅长光素器制作。

  1998年,吴寅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陶园阁”工作室进修八年,受大师严格督导和悉心指点,在技艺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形成了精益求精的艺术理念。

  2007年,吴寅成立寅陶居陶艺工作室,作品造型生动,线面挺刮,线条流畅,做工精细,精雕细凿,力求完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各紫砂藏家与壶艺爱好者的好评。

  这把秦权壶,用的是底槽清泥料,因仿秦朝度量衡之秤砣式样而得名。桥形钮、截盖、卷草纹圈把、一弯式壶嘴。壶身如秤砣形,镌刻铭文“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带的不是秤而是秤砣形的紫砂壶,现买茶叶现场泡饮,生活场景、文化气息跃然壶上。

  这把汉钟壶,段泥材质,因状如古钟而得名。一波三折桥形钮,弧面嵌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一弯式壶嘴似壶肩弧面与壶身曲线的自然延伸宛如天成。耳式圈反把仿卷草纹装饰,与壶嘴相背拉伸舒张有力。整器自上而下渐向外撇,中束一阳纹腰线,既如古钟静穆空灵悠远,又如长裙曳地儒雅飘逸,实为佳作。

  掇球壶,系紫泥调砂材质,颗粒隐现,质感凸显。壶钮、壶盖、壶身圆浑饱满,口盖母子线严密灵动,壶肩过渡自然,一弯式壶嘴线条清晰流畅,耳式圈把舒张优雅。整器敦厚古朴,典雅大气,极富韵律灵动之美。

  20年制壶生涯弹指一挥间,朝夕相伴的工作台泥凳已被岁月打磨得光鉴照人,在这喧嚣纷扰的尘世中,吴寅还将继续醉心于他的紫泥艺术世界里,笃定坚实地走下去。  郝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品牌透视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城市记忆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唐云题写“曲江楼”
紫泥艺术醉人心
灵动精巧水晶牌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12紫泥艺术醉人心 2012-06-02 2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