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健康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燥有两种 食疗要分清
宁蔚夏
  ◆ 宁蔚夏

  初秋有夏日之余热,天气晴暖而干燥,燥与温热结合,称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久晴无雨,气候干燥,天气逐渐转凉,燥与寒结合,称为凉燥。

  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由于肺为娇脏,喜润恶燥,主气属卫又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以咽喉为通道,故燥邪袭人之时,可以出现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表现。温燥除此之外,多感身体发热,出汗,口干而渴,咽干或痛,鼻衄,干咳无痰;凉燥则常有身体发冷,头痛无汗,口不渴,鼻塞,咳嗽有痰而少。  

  入秋后,可根据气候变化,按照“减辛增酸”的原则,通过饮食对秋燥进行调治,主要是多进食含水分多的水果、蔬菜。防治温燥可选梨、葡萄、猕猴桃、甘蔗、荸荠、番茄、萝卜、百合;防治凉燥可选柿子、石榴、广柑、苹果、白果、核桃、银耳、藕、胡萝卜等。

  此外,秋高气爽,是进行户外锻炼的大好时机,应多出户外活动,呼吸吐纳,增强肺系功能及抗病能力,这样不仅能有效抵御燥邪的侵袭,还对冬天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0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园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T01版:广告
   第T02版:广告
   第T03版:广告
   第T04版:广告
爸妈和胎宝宝如何玩
秋燥有两种 食疗要分清
多吃些防胰腺癌的食品
天气逐渐转凉 “拉肚子”早预防
保持砧板 干净卫生
并非所有人适宜3D电影
新民晚报健康园B02秋燥有两种 食疗要分清 2012-08-20 2 2012年08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