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天气逐渐转凉,肠道传染病(俗称“拉肚子”)的发病高峰期即将来临。老年人、婴幼儿等更是易感人群。肠道传染病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流行广泛、发病率高,并有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肠道传染病系病原微生物经口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传染病,多有腹泻、腹痛、呕吐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昏迷或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一般而言,每年7月到9月为肠道传染病流行高峰期。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相对比较高。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9月为发病高峰,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可呈粘液、粘胨或脓血便,可伴有发热,严重的可发展成为中毒性菌痢危及生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作为个人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预防“拉肚子”具体措施主要有:
(1)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饭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2)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3)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最好接受相应疫苗的预防性接种,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4)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5)要注意及早发现、隔离病人,在医生指导下对病人进行及时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滥用止泻药、滥用止痛药、频繁换药和过早停药。
另外,随着气温变化,市民应注意随时添加衣物,以免着凉而引起慢性胃肠炎复发(俗称慢性“拉肚子”),保持室内开窗通风,同时预防流感、普通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