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本月15日起,本市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记者暗访发现——~~~
本月15日起,本市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记者暗访发现——~~~
本月15日起,本市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记者暗访发现——~~~
     
2012年08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月15日起,本市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记者暗访发现——
风声紧,“黑三轮”车主歪招应对
王文佳 范洁 曹刚
■一群“黑三轮”把虹口区一处自行车停放点作为拉客“据点” 种楠摄(资料照片)
  见习记者  王文佳  范洁  本报记者  曹刚

  8月15日起,本市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整治首日,就在江湾镇地铁站附近查扣了16辆经非法改装的“黑三轮”。记者近日走访了杨浦、虹口、宝山、闵行等区,发现随着执法部门彻查范围的转移,许多“黑三轮”在短暂销声匿迹后又猖狂了起来。“黑三轮”为何知法犯法,屡教不改?怎样才能保持整治行动长效化?

  换个时间继续拉客

  17日晚10时许,在漕宝路易买得超市的出口处,几十米长的人行步道上稀疏地停着两三辆“黑三轮”。相比几天前众多黑车一字排开占至非机动车道的架势,出入环境明显好转。

  “这两天抓得紧,出来的少一些。”一名“黑三轮”司机说,由于近期集中整治,他选择晚上外出揽客,白天转而帮人砌墙钻孔打些零工。“一般过了夜里12点再出来,凌晨5点收工,这段时间没有人管。”借着夏夜红火的排档夜市,“黑三轮”夜间载客的收入依然可观。

  “黑三轮”的活动范围并不仅限于出租屋附近,漕河泾、徐家汇、上海南站、人民广场……偶尔也会看到胆大的“黑三轮”在车流中穿梭。不过,严打期间,长途载客的“黑三轮”有所收敛,以地铁站、超市口和居民区的短驳往返为主,“听说这两天已经扣了几万辆,当然要小心一点。”一个“黑三轮”车主说。

  有时,车主也会将“黑三轮”停靠在超市拐角的隐蔽处,自己则在超市门口拉客。不管是等客还是相互攀谈期间,他们都不敢放松警惕,不时地四处张望,见有警车或疑似便衣警察的人,会立刻停止招揽生意,就地隐蔽或者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开。

  风声正紧暂不卖车

  月色下的国权北路格外冷清,看不到一盏路灯,只有路边还营业的几家店铺亮着零星灯光。国权北路515号是一家“黑三轮”维修和销售点,通常每天从傍晚营业到第二天凌晨,附近的三轮车出了问题都会到这里维修。

  据附近的三轮车车主介绍,平时晚上,店内工人忙着为人力三轮车加装电瓶和电动马达,改装成马路上常见的“黑三轮”。但是严打期间,这里生意淡了许多。

  16日晚9时30分,记者经一名三轮车师傅介绍来到这里,并没有看到工人在改装车,只有一两个人在修车,边上站着四五个店员在聊天。

  一听说有人想买车,店主马上机警地回应:“这种车,现在已经不生产了,到处都没货,我们只修车,不卖车。”在记者反复央求下,店主透露说:“最近正在抓,风声有点紧,过一阵你再来看看,可能会有的。”

  在彭浦新村,一个三轮车售卖点已经关门,躲避检查。一些通过电话预订三轮车的店家依然有车出售,但是他们不会透露任何门店信息,只是定好交易地点和时间,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车主调整拉客战略

  夜幕降临,江湾镇地铁站热闹非凡,数十辆“黑三轮”“黑摩的”停在几个出口外。出站的人还没有走下楼梯,就能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热情呼唤:“去哪里啊?来我这里。”“我送你呀,我这车很舒服的,过来看看呀。”要想走出站台,只得小心地挪过“黑车”形成的包围圈。为了抢生意,甚至有车主一把将记者拉到车边。上了“黑三轮”后,一名“黑摩的”司机突然拍了一下记者肩膀说:“我的车快,他这个被警察逮到就会把你丢在路中间。”

  看到这般情景,很难让人相信,这里前一天刚经历了大检查,当时16辆改装“黑三轮”来不及掉头,车主丢下车子四下逃窜。类似的景象还出现在殷高西路、长青路等地铁站,家乐福张江店等多家超市,以及长途客运站等大型交通枢纽。

  一些“黑三轮”车主透露,严打期间,他们调整了拉客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错时上岗。尽量和交警的执勤时间错开,放弃白天生意,晚上再出来拉客。第二,转移主战场。客运站、地铁口、超市、医院、学校周边一直是执法的重点,很多“黑三轮”最近把目标转移到了附近小区或是人流量大又便于停车的路边,“不会被发现,跑起来也方便。”第三,变“阵地战”为“游击战”。原地等客很容易被警方发觉,他们会时常跑动,避免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停留。

  车被没收一周赚回

  其实,整治“黑三轮”已经成了有关部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一项日常工作,“严打”对这些混迹多年的三轮车司机来说不算新鲜词,“我们都习惯了,每个人的车都被扣过,每年都被收掉好几辆车。”“他打他的,我做我的。”“小心一点就是了。”这是“黑三轮”车主的普遍想法。

  “平时在路上被抓了,认错态度一定要好,一般也就罚200元。你要是跟警察横,就远远不止了,还得把车搭进去。”一个车主很热情地介绍起了行规:“严打期间罚得要重一点,被抓到了车肯定是要上交的,如果不小心人没跑掉,还得再损失500元到700元。”

  一辆改装的三轮车配齐零部件再加买一个电瓶,总价也不过2000多元,他们在早晚上下班高峰和午休时间载客,每天至少可以赚到一两百元,勤快点的可赚三四百元,如果夜市再“加个班”,收入就相当可观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能赚回一辆车钱。因此,相比闲在家里躲避检查,更多的“黑三轮”车主愿意出门博一记。一个车主坦言:“见到有情况就赶紧跑呗,那么多车,他们(交警)哪里追得过来。这点心理素质都没有,我还敢来骑三轮?”

  为了自保,避免损失,“黑三轮”车主形成了或大或小的“互助小组”,通过发短信、打电话、轮流放哨等方式通风报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0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园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T01版:广告
   第T02版:广告
   第T03版:广告
   第T04版:广告
风声紧,“黑三轮”车主歪招应对
市民称“黑三轮”是“交通毒瘤”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02风声紧,“黑三轮”车主歪招应对 2012-08-20 2 2012年08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