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退回到一九六三年八月,年仅七个月的儿子林继排得胸膜炎住院治疗,病愈出院时三十三元医药费让林家犯了难,好不容易凑足十五元,剩下的十八元只能暂且“逃费”,以后再还。近半个世纪,这笔欠债如同一块大石头沉重地压在老林心头,当初十八元,现在该还多少呢?他们算了一笔账,十八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月工资,现在月工资差不多三千元,再乘十倍吧。九月十七日,温州市民林国梭父子带着三万元现金来到平阳县人民医院还清四十九年前欠下的十八元医药费,儿子说“债还了,一身轻松,无遗憾了”,县医院将这笔钱全部赠予县慈善总会。
这是一曲诚信颂歌。半个世纪沧桑世变,医院早把这笔欠费忘了,以至于林家打电话还钱,医院以为是骗子。
笔者联想到几年前媒体广泛报道的湖北包工头孙水林、孙东林“信义”兄弟 “接力”还薪的感人事迹。林家父子还款与“信义”兄弟还薪“异曲同工”,所秉承的信念是做人要清白,不要被别人指着脊梁骨。
人无信而不立,做人要讲信,做生意要讲诚,诚信的内涵是良心与道德,诚信的外延是责任。商品社会,物欲横流,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本该成为做人做事普遍准则的社会诚信似乎变得沉甸甸的,成了“稀罕”与“稀贵”。林家父子还清四十九年前欠费,又树立了一面诚信标杆,值得一提的是,医院专门为林家父子的特殊还款举办一个隆重仪式,这无异于是在为他们的大诚大义“歌功”,是宣传和助推诚信建设的“现身说法”。
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一个普遍追求诚信价值的社会,很多矛盾与纠纷就会迎刃而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亲和,社会就更加和谐、安定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