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叫声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40年前小住深山,与它有过一段亲密接触。
湖北十堰去房县的山区公路,沿山溪而筑,流水潺潺,落差处有一深潭,巨石屹立其中。溪水流经石下,常年不断,留下这个2米多深、百平方米大的水潭,水清见底,是生活取水、洗衣的好去处。
一天傍晚,我下潭边洗碗筷,引来不少小鱼争相抢夺残羹剩饭。忽然在脚边的石隙间,看到了一条黑黑的、长有四条腿、五六厘米长的小家伙。我双手堵在石隙两边,轻而易举地把它“请”到碗中。这就是我与娃娃鱼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后,每天太阳下山,天将暗时,总能看见几条或十数条娃娃鱼在潭边的浅水处慢慢地不慌不忙地游荡着。山里人告诉我,见小不见大,不算真正见到娃娃鱼。
一日,捉了不少“山螃蟹”去潭里清洗,我将一箩筐浸于潭中,洗下的蟹肠、蟹鳃、蟹壳便留在其中。翌日清晨,我去潭边洗漱,发现有一条大娃娃鱼静卧筐内。我好奇地从水中提起箩筐,招呼伙伴们前来观看。
此物全身灰褐,扁平的大脑袋占体长四分之一,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渐转为侧扁,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体表光滑无鳞,一摸上去滑滑的。经测量,有50厘米多长,3斤多重。
说句老实话,初次见识大娃娃鱼,真不如小娃娃鱼可爱,甚至感到怪怪的,有点“丑”。把它养在大盆里,送到嘴边的小鱼小虾也难让其“尊口”一开,一天难得动一动。后来查资料才知晓: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盆中的娃娃鱼如此难得一动,大概是饱餐一顿了吧。
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原本我们养着,欲一听它像幼儿哭声一样的叫声,几天下来磨去了我们的“耐心”,也未能如愿。一天傍晚,我们将它放回潭中,只见它不慌不忙地爬着,最后消失在一块巨石下。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野生的大娃娃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