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分零食
5个孩子尽管来自4个班级,但彼此却十分熟悉。几个男孩子虽然大大咧咧,却粗中有细。
“妈妈,给你吃;老师(指记者),你吃。”途中,正当记者看着车窗外欣赏风景时,旁边冷不防递过来一盒零食,一张笑盈盈的小脸凑了过来。这是李昊然,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他几乎成了记者的“特别助理”,每次在展馆门口集合时,他都会帮忙清点人数,午餐时自告奋勇陪记者去取食物,还把他的零食慷慨地分给大家吃。妈妈李亚玲说,李昊然是副班长,平时就爱“管闲事”,“热心助人”是每个学期都会出现在学生手册上的评语。
难得陪孩子
“这里是两栖动物馆。什么是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陆地上走,又能在水里游。”在自然博物馆,学习委员马小梅的知识面让记者有些吃惊。听到记者夸奖自己的女儿,爸爸马新利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他说,女儿每次考试几乎都是前三名,让他和妻子特别欣慰。“我们俩都没什么文化,没法辅导孩子,全靠她自觉。”马新利和妻子是做蔬菜批发生意的,每天起早贪黑干活,“早晨孩子起床,我们早忙去了,就在桌上放5元钱,让她自己去买早点吃。”
父母没时间陪伴孩子,是农民工子女普遍面临的问题。
孩子们的话
朱钰森:
在科技馆的彩虹儿童乐园,我和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我们最喜欢的一个项目就是镜子迷宫,迷得我晕头转向,老是撞到镜子。这次的一日游,让我的脑子,装了好多科学知识啊!
胡诗佳:
一天下来,看了这些,也走了不少路,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快乐,这次参观使我明白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知道了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本报记者 徐轶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