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近期亮相舞台的两部新剧褒贬不一
~~~——近期亮相舞台的两部新剧褒贬不一
~~~——近期亮相舞台的两部新剧褒贬不一
     
2012年11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剧拿戏曲“调味”就有味道?
——近期亮相舞台的两部新剧褒贬不一
朱光
■话剧《黄粱一梦》剧照
  再现唐代沈既济《枕中记》的话剧《黄粱一梦》,以“新国剧”的概念融入了书法、戏曲、傩面具等元素,激发了话剧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把莎剧《理查三世》“包装”成中国戏曲面貌的国家话剧院版,也使观众有机会见识莎剧与京剧的对撞。日前亮相沪上的一些话剧,纷纷“借光”传统戏曲,有的赢得观众,有的却未必。

  借光传统戏曲

  北京青年导演黄盈的《黄粱一梦》,日前受现代戏剧谷之邀在800秀上演。这出话剧因自然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且兼具现实意义而获好评。全剧通过一位说书人朗诵《黄粱一梦》作为串联,展开故事情节:卢生一心想求功名利禄,听不得道士吕翁的劝解。结果,他在梦中经历了人生沉浮,自知甘苦,醒来时,小米刚刚煮熟,顿悟。扮演卢生的演员不仅会唱曲,还会小生和武生的手眼身法步,剧中其他演员也不时甩个水袖、练套拳法。舞美则融入了傩面具、灯笼等元素,营造出传统文化的意境。

  国家话剧院出品、王晓鹰导演的《理查三世》则在保留了莎士比亚原作台词的基础上,以戏曲手段“重塑”人物,赋予角色东西合璧的性格。

  观众反应不同

  就上海观众的反应来看,相比《理查三世》,大多数话剧观众更接受《黄粱一梦》。首先,话剧观众多为年轻人,虽然未必个个精通古文,但是古文与英文对照的字幕,使得年轻人在对照的同时加强了“双语”,容易入戏。而《理查三世》没有任何字幕,京剧唱腔和话剧对白的转换,让普通观众不适应。其次,《黄粱一梦》的男女主演与多数观众年纪相仿,看着他们在台上亮出“十八般武艺”,不少观众顿觉自愧弗如。当扮演卢生的演员在灯笼上写下繁体“卢生”二字时,观众席里惊喜不已:“啊,字还写得那么好!”而《理查三世》的演员妆容精致、举手投足十分有艺术范儿,而普通观众对这类演员的情感是疏离的尊敬。最后,《黄粱一梦》还真的从开幕时就煮了三锅饭,临近收尾,饭刚煮好。卢生吃滚烫烫的小半碗,是为剧终。这三锅饭还分发给了观众,在冷夜里带给人温暖。米,也切合了传统的主题。

  创新依附本土

  戏曲融入话剧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舞台上,对此,青年导演石俊指出:这些作品最初是给外国人看的。确实,《理查三世》是为了参加今年初英国伦敦的“环球莎士比亚戏剧节”而创制,《黄粱一梦》首演于去年7月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可想而知,作为受邀参加莎士比亚戏剧节的中国导演,当然要考虑在莎剧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这就好比中国厨师去国外参加烹饪大赛,总不见得去和外国厨师比做牛排吧,拿戏曲“调味”十分自然。

  曾把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的《朱丽小姐》改编成越剧的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认为,植入戏曲的话剧毫无疑问是让外国观众“大开眼界”的,也展现出了导演的哲思和演员的素质。不过,任何成功的演出都是导演与观众共同完成的,艺术创新应该首先考虑中国观众。只有依附于本土观众的艺术创新,才是更有生命力的突破。本报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话剧拿戏曲“调味”就有味道?
豫剧《清风亭上》打动观众
11月:大片一箩筐 精彩等您享!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7话剧拿戏曲“调味”就有味道? 2012-11-06 2 2012年11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