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烧开的最后“一度”
鲁宁
  鲁宁

  地沟油,一直以来,它被当做是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夸张用词。问题是:那些“地沟”里的废油究竟哪里去了?

  据记者调查,上海本地的两家正规“地炼厂”长期吃不饱,约80%的产能月复一月被空放。而这一产能当初恰恰是根据上海地沟油的年产出量来设计的。换言之,这剩余80%有沪产地沟油就算没有直接流入上海市民的餐桌,也至少通过不法渠道流向了外地的“黑炼厂”呀!

  纸包不住火,就在上海的“彩色馒头”和“黑炒货”事件之后,上海质监部门在市郊查获了若干地沟油收购的黑窝点,政府的“打黑”进展由上广990早新闻率先披露并连续数天跟踪报道。新一波地沟油舆论监督的“势场”迅即形成。但犹如水烧到99度,离把水烧开还剩最后的一度。

  最终一鼓气把水烧开的最后一度,正是上广的一档名牌节目《市民与社会》。2011年8月11日中午,电波准时从节目“飞”向千家万户,飞向正在午餐的市民餐桌,飞向本市职能部门乃至市政府领导的耳际……

  十数位听众参与了当天节目的“地沟油直播”,他们的背后肩负着全体市民期待政府重拳出击地沟油的信任。那天中午,笔者以上海一家纸媒记者的身份被节目组邀请担任“节目嘉宾”。

  第二天上午,笔者意外接到节目主持人的电话,通知笔者当天下午沈晓明副市长将召集职能部门开会商讨围剿地沟油会议,希望笔者前往旁听。很可惜,那天笔者手头正好另有工作不能耽搁,错失了这次难得的与会机会。

  延安时代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是的——政府对新一轮围剿地沟油行动的“认真”,就在于各职能部门收拢五指形成拳头,然后在市政府的统一调度下迅即重头出击!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多了。政府既治标又治本的系列举措相继推出,地沟油流往外省外市的渠道一个个被封堵,一批害群之马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所有这一切,最令笔者开心的,是沪上的两家专业“地炼厂”从长期“吃不饱”翻身为一时“吃不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年恰满20周岁的节目,恰是长期承担政府与社会、市民与官员有效沟通、互相理解、彼此支持、配合默契、共同构建“和谐上海”的一股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是围剿地沟油把“水”烧开的最后“一度”。

  有人说,她是打开官民心结的一把钥匙;有人说,她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平台;有人说,她是践行社会民主法治的舞台;更有人说,她是当下上海各界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助器。而在新老上海市民心里,所有这些对她的肯定说得全是事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老上海的茶楼
为艺术而燃烧的生命
舌尖饕餮
纠正一副常见对联
重庆涂山
“水”烧开的最后“一度”
书法
新民晚报夜光杯B04“水”烧开的最后“一度” 2012-11-06 2 2012年11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