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复旦学子提出志愿者要去掉“奉献”的光环——~~~
复旦学子提出志愿者要去掉“奉献”的光环——~~~
复旦学子提出志愿者要去掉“奉献”的光环——~~~
复旦学子提出志愿者要去掉“奉献”的光环——~~~
复旦学子提出志愿者要去掉“奉献”的光环——~~~
复旦学子提出志愿者要去掉“奉献”的光环——~~~
复旦学子提出志愿者要去掉“奉献”的光环——~~~
复旦学子提出志愿者要去掉“奉献”的光环——~~~
     
2013年03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旦学子提出志愿者要去掉“奉献”的光环——
用持之以恒的爱心做好事
张炯强
  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时如何“践行雷锋精神”?昨天,复旦大学一批志愿者在出席“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座谈会中提出,大学生不应仅将志愿者当作一种时髦,大学生志愿者要先去掉“无私奉献”的光环,用持之以恒的爱心去做好事,这才能真正体现雷锋精神。

  理性爱学生

  在宁夏西吉县支教了一年后,世界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再努热返回复旦,他讲述了支教时的故事:很多人以为,贫困地区的学生会很热情地对待支教的志愿者教师,走的时候还会依依不舍,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有的学生上课时捣乱,老师教育他,他就对老师翻白眼;有的学生跷着二郎腿不爱搭理老师。想象中感恩的眼神,其实不多,因为这些学生认为,支教的老师只是“过客”,改变不了什么。

  再努热认为:“大学生支教,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给予,不是一种帮助,而应是与他人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只有去掉‘奉献’的光环,静下心来教好每堂课、批改好每次作业,用一种理性的关爱去对待贫困地区的学生,这才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继承和弘扬。”

  关爱有回报

  青年教师王少军是中华造血干细胞库的志愿者,也有一个特别的人生故事:在复旦上学时,他的父亲在工地上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让他切身体会到了白血病患者家属的痛楚。后来,他投身到白血病患者的志愿者服务当中去。2006年,他与一名不知名的患者成功配对,完成了手术;2009年,他的父亲在另一名不知名的好心人帮助下,病情也得到了控制。

  王少华说:“在我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是雷锋精神的受益者,而现在我又做一个雷锋精神的传播者。我坚信在生活当中,只要你心存善意,再小的努力也能被感知到,并能点燃人们心中的那颗火种,温暖到他们,这是我所理解的雷锋精神。”

  奉献有收获

  李佳俊同学多年来坚持帮助一名自闭症儿童,他说:“我教画画,他一开始连直线都画不出来,我不停引导,用各种各样的图形来吸引他,让他画画。半年多后,他终于可以把一条直线画出来,而且画了一个三角形送给我,我非常开心。看上去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可我觉得这就是志愿者的意义所在。”

  李佳俊认为,这个社会当我们太关注于自己的时候,就会变得比较冷漠。但是当把我们的思想、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或者关注到社会的时候,我们所做的就有了意义,可以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新民环球/博览·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4版:新智
   第B15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6版:市场之窗
破坏水域生态 影响航运秩序
请读者说“心声”谈期望
特装展台打品牌 小小创意赢市场
“上海土地市场网” 上午开通
临港新政宣布当天46个项目签约
申城近千名各界妇女共庆“三八”
上海“转型发展指数”蝉联全国首位
用持之以恒的爱心做好事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5用持之以恒的爱心做好事 2013-03-01 2 2013年03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