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于双戈,年轻人有点陌生,但当年却可谓轰动上海滩。那是1987年11月16日中午时分,地处上海东北角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西体育会路储蓄所发生的一起持枪抢劫案。一声枪响惊动了上海滩。为了及时擒获凶犯于双戈,全市出动2万多公安民警展开了大搜捕。那天晚上我也参加了大搜捕行动,被分配在动物园派出所配合当地的民警一起行动。
冬天的夜非常寒冷,街上行人稀少,动物园里更是寂静。我们三个人一组,每个小组配有一副手铐、一根电警棍,每人手持一个手电筒,负责动物园东南角一片树林的搜索。黑灯瞎火的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我们手持电筒慢慢地向前推进。远处也有电光移动,见到我们的电光后,向我们挥舞手电,有人对着我们大声呼喊:“这里是66师防区,归我们管,那里是68师防区,归你们管。”他在模仿电影《渡江侦察记》里的台词,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为了壮胆,我调侃地说:“老虎和狮子区估计于双戈不会躲在那里,他即使有枪,见了老虎和狮子也是害怕的。”老沈一脸严肃地说:“很难说,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安全。”草丛中突然发出一阵响声,我敏捷地赶紧蹲下,只见黑色野猫影子像闪电一般地蹿进草丛深处。
老沈对如此兴师动众的做法提出了异议,老姚性格比较直爽,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抓捕这样穷凶极恶的逃犯,主要还是靠情报信息,有的放矢地去抓捕,像这种大呼隆的人海战术绝对不是有效的办法。”
搜捕还是一丝不苟,我们负责的防区都认认真真地找遍了,连人的影子也没有,更遑论于双戈的人影。已是深夜10点多了,我们鸣金收兵去动物园派出所的途中,眼尖的老沈突然发现小亭子里有个黑影,警觉地大声喊道:“什么人?把手举起来,我们是警察,否则我们开枪啦!”对方吓得说:“我是要饭的,不要开枪。”他举着双手站在亭子里不敢动,我们担心是于双戈假冒要饭的,老姚毕竟是老公安,他提醒我俩关了手电,以免引来枪弹。双方僵持着,他让我赶紧去派出所找救兵。
我飞快地跑到不远处的动物园派出所,告知前面的小亭子里有个黑影,所长腰上别着五四式手枪,叫上四五个民警跟随着我跑步赶到亭子处,那个黑影已经被老姚和老沈控制住了,原来他是一个流浪者,虚惊一场。
那时上海的户籍制度非常严格,倘若发现没有上海户口的人就马上送到遣送站,很快被送回原籍。所长让两位民警对这个衣衫褴褛的汉子上下检查了一番,又派车将乞丐送往遣送站。临走,所长将加班吃的夜点心给了乞丐一份,他激动得不断地叩首道谢。这事让我联想到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教堂外的圣诞诗》。
不久,我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于双戈在宁波被生擒的消息,听说是根据内部线索跟踪追击到宁波的。实践证明人海战术既劳民伤财,又大而不当。看来在茫茫人海的大城市里,抓逃犯还是需依靠找知情人发现线索,或通过悬赏举报,或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等方法才迅速有效,才能事半功倍,去年持枪抢劫银行案的周克华在重庆被击毙就是最好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