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家与骗子周旋记
费平
本版插图 邹勤
  ◆ 费平

  [1] 文友电话来借钱

  近年来,社会上电话诈骗的事屡有所闻,没想到本人日前也遭遇一回。还好咱全家人同心协力,一起辨伪排疑,略施小计,最终挫败了骗局。 

  我在一家社区报供职。那天,正在外单位排版,突然手机响了。我一看,显示的是广东的文友陆先生,便赶紧接听。对方刚叫了我的名字“费平”,后面就听不清楚了,随即就断了线。因排版处时常信号不好,我也没多想又继续忙工作。 

  晚上回到家再查看来电,确实是广东陆先生的新手机号码,因为前几天他刚给我来电说新换了号码,就是打给我的这个号。陆先生来电,有什么事呢? 

  吃过晚饭,我发了一个短信过去:“陆老师好!今我在外排版,那里信号差,刚接听就断了,不知您来电有何事?请告知。” 

  一会儿,手机响了,一口广东普通话:“费平你好……”我一听,是陆先生啊,那声音、那语气就是他嘛。

  “陆老师,最近还好吧,又有什么大作问世?”我问。陆先生原先是广东顺德《万家乐报》的主编,二十年前我受单位派遣赴顺德工作,因常向该报投稿,与他熟识并成为文友。回上海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陆先生作为广东省作协会员,著述颇丰,已出了几本书。退休后他天南海北旅游,上海已来过三次。世博会期间他来沪参观一周,我曾陪同他游览。 

  此时,电话那头说:“费平啊,有件事想麻烦你啊!”听说有事“麻烦”我,我脑子里很快闪出“是否要借钱?”因为他人在广东,要么是托我买东西,要么是借钱。买东西不大可能,现在不是从前,没什么紧俏东西可买,那大多是借钱了。

  “陆老师,谈不上麻烦,只要我能做到的,肯定尽力而为。”我说。 

  “我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啊!”“没什么,您尽管说。”“我想跟你借点钱,过几天就还你!”果然不错,是借钱! 

  既然朋友开口,义不容辞,我理当尽力帮助。但总要问个究竟吧,因为相处这么多年,陆先生从未向我借过钱,再说他家境殷实,没大事绝不会轻易向别人借钱的。 

  在我的追问下,他吞吞吐吐地说:是他的大姨妈生脑瘤住医院要用钱。我说要借多少,他说5000元。5000元,数量也不算大,但我没这么多现钞,再说银行已关门了。就对他说明天可以吗?谁知他叫我马上向朋友问问,他等着。 

  这时我心里隐约有点不悦,怎么这么催我去找朋友借钱呢?但又想,也许确实是等急用,救命如救火啊,赶紧找朋友帮忙吧! 

  挂完电话,我立马打电话给两个朋友说明情况。朋友说:你远方的朋友向你借钱,你却跟我们借……那意思是你本人有困难我们可帮助,帮别人借钱就不那么愿意了,并且还提醒我不要上当受骗哟! 

  [2] 为何他一反常态

  被朋友泼了冷水,我只得跟妻子紧急磋商:把刚打进卡里的退休工资3000元凑给他?妻子说:这钱可是我们的生活费啊!是啊,如果这钱借出去,我们每天的小菜钱都没有了。但妻子平时乐善好施,有一副好心肠,犹豫一下还是答应了。不过她也提醒我要慎重,因为我与陆先生通电话时她就在边上,从电话传出的声音里,她听出对方的声音好像与陆先生不完全一样。但我此时还是坚信就是陆先生,不是他,怎会叫出我的名字? 

  接着,我发短信过去:“可能年根紧,一时为难,朋友那里没借着。这样吧,我把刚打进工资卡的生活费3000元先给你救急吧。” 

  一会儿,电话来了:“不好意思,谢谢了,你现在就打到我农业银行账户里。”我说现在很晚了,明一早就打过去。他无奈地说,也只能这样了。之后我让他把账号给我,他说待明早给我,并说不是打给他,是打到他姨夫的账号上。 

  结束通话后,我开始有些感到不对劲,将发生的事反复思忖:首先,我把生活费借给他,他一点推辞的意思都没有,“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不大合乎常理。其次,他很急,当天来电当天就要钱,恨不能让我立刻把钱打给他,等到第二天一早也不太愿意。我跟陆先生交往那么多年,他不是这种性格的人!但又想,人在等钱救命的情况下,也会一反常态的吧。 

  不过,妻子还是怀疑此人不是陆先生,而且越想越怀疑。这时,我想了一个主意:给对方发一个短信,让他把他家里地址和账号一并发送到我手机上,如果地址对,说明真是陆先生。

  我的短信过去了。紧接着电话就来了:“费平啊,我家在顺德,地址你不知道吗?”我说:“我忘了,你再告诉我一下。”他说:“你什么意思啊?费平,你什么意思啊?不肯借就算了!”说罢啪地挂了电话。 

  此时我心里矛盾极了:对方的声音跟陆老师真的很像,但这样的讲话方式真是不像他,按我对陆老师的了解,他绝不是这般脾性的人。到底是真是假呢?是真的,我岂不得罪朋友了吗?但这时,我已对他的身份发生了怀疑。为了搞清对方的真实身份,我又心生一计,发了一条短信过去:“你是陆先生吗?请告知地址。你来过上海吗?”一会儿对方回信:“你不想帮我就算了吧!何必问那么多呢?搞得大家都不好意思。” 

  [3] 女儿施计破骗局

  此时,在一旁观察已久的女儿说我了:“你怎会有这样的智商!你这样问,他会说他不是陆先生吗?只有想法在‘来没来过上海’这一点上套出他的破绽才能分出真假。”女儿说得不错,因为陆先生曾几次来过上海。

  女儿帮我发了一条短信过去:“陆老师,前面不好意思,因为曾经被骗过,所以警惕性高。现在太晚了,明天汇钱给你。自从广东一别,许久没见,你还没来过上海我家,有机会来玩。”女儿说:“陆老师来过我家,骗子没来过,看他怎么回答。” 

  果然,对方回短信说:“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从来不喜欢问别人借钱的。这次很急才跟你开了口,我也挺不好意思的。有机会我去上海会到你家里玩的。”

  哇!事情有点明晰了,然而还不能确定,因为他的话非常圆滑,从这模棱两可的话中还不能肯定他来没来过上海。接着我再去短信:“你从未来过上海,何时来我会带你游览上海美丽风景的。”对方马上回复:“会的,难得上海那么漂亮,这一生肯定要去的。这么晚打扰你休息了,明一早我会把姨夫的账号给你,请你一定要帮我呀!”这下,狐狸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已完全可以确定对方是骗子。狡猾的他还想用甜言蜜语来让我相信他! 

  我即刻严正回信:“我的朋友陆先生已来我家多次了。戏到此该收场了,明天你自己去警方自首吧!”他不再回复。当然,估计也不会听我的劝告去投案自首。 

  第二天,我打110把被骗经过叙述了一遍,并告知骗子的手机号码。当天,110回复:那手机号码已成了空号。嘿,骗子做贼心虚,他已换了手机号码。 

  然而,当我要把此事告诉真的陆先生时,却没有了他的手机号码。因为骗子事先冒充陆先生告知我换了新手机号码,我修改时删除了原号码。于是我通过电子邮件把被骗的来龙去脉告知了陆先生。 

  接到电子邮件,陆先生来电了,我一看,号码还是原先他的老号码。陆先生说,他的手机被偷掉过,但号码仍保留着继续使用。至此,真相大白:骗子就是利用手机内的信息知道了我的名字和手机号,然后仿冒陆先生来诈骗的。 

  电话里,陆先生一再表示歉意,又说:虽是一场被识破的诈骗闹剧,但你能把自己的生活费拿出来救朋友之急,你的为人和品质让我感动,交你这样的朋友没错。 

  这场全家与骗子的斗智与周旋,以我方的胜利告终,并且让我颇有收获: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需要冷静和思考,需要智慧去分辨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6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7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8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9版:专刊
   第A10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人才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全家与骗子周旋记
儿子值周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B12全家与骗子周旋记 2013-03-17 2 2013年03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