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妻子有一位爱种植的同事,送了她两棵丝瓜苗。熟悉的幼苗,两片肥厚的深绿色卵圆形的子叶,上面有清晰的筋脉纹路。
可能是盆土有些问题,这两株丝瓜长得很慢,等藤蔓长到有五六尺长的时候,终于开花了。是由五片长圆形的花瓣组成的一朵扁平的艳黄色大花。不算很美,但也可以看看。
妻子早晨起来,看了阳台上的丝瓜说,“它每次只开一朵,不知它开了做什么?”是啊,丝瓜虽是雌雄同株,它的花却是分雌雄的。如果只开一朵,不管是雌是雄,都注定了没有长成丝瓜的希望。我也不知它开了要做什么。
我到阳台上去细细观察,发现开的都是雄花,而且花苞都是一串十几个,生在一根长长的花序上次第地开。
在丝瓜藤上,我也找到了几朵正在孕育中的雌花。雌花却是单生的了,一个花梗上只有一朵,而且已经有一个长圆柱状的子房,那其实已经是一个具有雏形的小丝瓜了。
从花苞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出,雄花的数量,要比雌花多得多。
丝瓜上,雄花就是这样成串地开,而雌花却是珍而重之地难得开一朵。在自然界中,雄性就是这样被恣意挥霍的东西吗?身为男子,我不禁要为雄花鸣不平了。要说有歧视的话,自然其实是歧视雄性的。
但想了想其中的道理,我就释然了。丝瓜的雄花开放后,释放出花粉就算完成了任务;而雌花,却是要长成一枚大瓜,里面还要孕育几十粒乃至上百粒种子的。雌花开得太多,植株必然会不堪负担。至于雄花,开放的“成本”比较小,不妨多开一些,这样可以保证每朵雌花都受精。而且,还不断有蜂蝶来拜访呢。在我家阳台上“孤独”地开放的雄花,谁知道它会托蜂蝶把花粉带到哪里呢?也许是小区另一家人家的庭院里,正在开放的一朵雌花?
后来那两株丝瓜还是开了几朵雌花,并且都长成了丝瓜。
阳台上的丝瓜老熟干燥之后,我去把它剪下,这时发现瓜的尾端已经掉下,露出一个圆洞。拿起瓜来一摇,里面成熟的种子就纷纷掉了下来,黑黑的,长扁圆形。把瓜的皮剥掉一看,瓜里也不都是粗纤维,而是有三个长圆形的孔洞,纵贯全瓜。自然的设计真巧妙啊,它没有让丝瓜的种子缠裹在网状纤维里,长久地挂在高处,而是给它们设计了一个天然的通道与出口,可以掉下去,落到下面的泥土里……
(二)
丝瓜,其实是我小时候就种过的一种攀援植物。不过跟牵牛不同的是,牵牛是靠自己的茎缠绕攀爬,而丝瓜则是在茎节间生出有分叉的鬈须,碰到什么就抓住什么,所以它的攀爬能力比牵牛要强。
丝瓜是小市民(此处不带贬义)种得非常多的一种半观赏、半实用性的植物,因为它的嫩瓜可食,而多纤维的老瓜,又可用来洗碗、搓澡。种植丝瓜,更多的也是出于种植的喜悦吧。真要吃,也多数时候是去菜场买了吃。
上海很少有暴露的土地可以给人种植,但在老城区还是常常可以见到在很小的一块隙地上,比如街面人家门口留给行道树的那一小块四方形的土地,本来就很小而且给行道树粗壮的树干占去了很大部分,但还是有人会在树边上种上丝瓜;或者在树边放上几个破陶缸、漏脸盆,在小葱、大蒜之中,种上几株丝瓜,而且拉上绳子让它攀爬。
在我家所在的小区入口旁边的小超市门口,有一块裸露的地面,在里面工作的那些中年阿姨在上面种了丝瓜。她们在那里放了一把破竹丝扫帚给它做藤架,丝瓜在上面也长得绿叶婆娑,非常茂盛。
丝瓜,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养分,不管是什么破烂的环境,都能长得很好;就像一个生命力强大的野孩子,尽管穿着破衣烂衫,但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就能长得健康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