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保健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轻人持续腹泻及早就医
魏立
  腹泻超过6周不能改善且日渐消瘦,肛周脓肿并发肛瘘,患者先别忙用止泻药或者急于手术治疗,肠道内还有一种慢性病需要及早辨别,治疗上远非止泻或切除那么简单,这种疾病是炎症性肠病。

  日前,上海市炎症性肠病研究中心成立。在同时举行的2013上海—芝加哥炎症性肠病论坛上,中心主任冉志华教授介绍,近十余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该病多发生于20多岁的青壮年,病程大多漫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炎症性肠病是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有两种——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和普通百姓传统观念中的肠胃炎不同,虽然同样发生在肠道但后者能明确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对症处理即可痊愈。而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此类疾病的发病以遗传因素为背景,由环境、感染、饮食等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而促发,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这也正是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炎症性肠病需要深入开展病因研究,确立规范化治疗对策,逐步解决诊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基础与临床难点。

  腹泻和腹痛是炎症性肠病的主要表现,两者各有特征,可有别于其他肠道问题。冉志华教授指出,这类病腹泻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病程常超过数周;腹痛好发于20多岁的年轻人,伴有体重减轻。有肛瘘的年轻患者不可轻易手术,必须先排除炎症性肠病,因为少部分克罗恩病的另一个首发症状是肛周病变,包括肛周脓肿、肛瘘形成等。溃疡性结肠炎往往存在粘液血便,粪中含血、脓和粘液,有血便的慢性腹泻患者应观察粪便是否沾有粘液或呈粘冻状,注意与溃疡性结肠炎进行鉴别。

  在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基础上,通过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CT小肠成像、核磁共振、小肠对比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冉志华教授指出,部分炎症性肠病患者诊断时已发生肠道损伤,如瘘管形成、肠道狭窄等,所以强调早期发现、早期合理治疗。目前认为炎症性肠病是慢性的、复发性、终身的疾病,因此不能仅仅着眼于短期的诱导缓解治疗,维持缓解、预防肠道损伤显得十分重要。氨基水杨酸类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病情的有效药物。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因为针对性强,被认为是有效制剂之一,可以提高黏膜愈合率。而出现肠梗阻、肠出血、肠穿孔等肠道并发症的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

  为了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复发,在缓解期的病人要格外重视饮食调整,以低脂肪、少渣、减少奶制品为原则。同时必须戒烟。

  魏立

  前沿飞鸿

  炎症性肠病诊疗水平再攀新高

  经过多年潜心工作,在消化科、普外科及放射科的联合协作下,仁济医院炎症性肠病诊疗工作已经辐射全国,仁济医院东院炎症性肠病专病门诊目前已成为国内门诊量最大的炎症性肠病专病门诊,所建立的炎症性肠病网站访问量已达60余万人次。此外,研究中心与美国John Hopkins医院消化科、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炎症性肠病中心广泛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与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炎症性肠病中心签订了加强炎症性肠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协作的意向书。

  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的领导下,在市卫计委、上海交大医学院、仁济医院等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由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牵头,瑞金医院、新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参与共同创建的上海市炎症性肠病研究中心,是本市为数不多的亚专业临床研究中心之一,将为攻克炎症性肠病的基础研究难点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一支系统而全面的专业团队,最终给患者带来福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韩亚航空波音777客机旧金山失事特别报道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早间点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0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焦点赛事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焦点·域外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多种预防手段阻挠乳癌来袭
小导管微创置换取代心脏大手术
房颤抗凝迎来突破
年轻人持续腹泻及早就医
新民晚报康健园/保健B03年轻人持续腹泻及早就医 2013-07-08 2 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