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的高温下,如何拒绝“煎锅房”成为了选房难题。市面上关于具有“降温功效”的楼盘说法纷繁复杂,新民楼市根据调查结果,求证专业意见,看如何选择高性价比的降温房。
隔热材料越贵越好是误区
针对不少开发商在项目宣传中所表述的,运用价格高昂的保温隔热材料之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筑设计师表示:“客观上讲,材料的科技含量越高价格越昂贵,隔热保温性能也越好,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譬如,不同的建筑类型对隔热保温材料的要求不同,国家针对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保温隔热材料有不同的规定。而且隔热保温材料厚度不同,隔热性能和价格上也会有所差异。除非是特别以隔热保温为卖点的项目,一般项目对于隔热材料的运用都以达到国家要求标准为主。
隔热保温材料含有更多的科技因素,价格昂贵自然性能更好。但是与公共建筑相比,住宅的能耗相对较低,对于隔热保温材料的要求并不苛刻,一般市面上的岩棉、泡沫玻璃、保温砂浆、聚氨酯都能达到良好的隔热保温目的。
合理户型设计给清凉加分
上海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公司设计总监邬迪德表示:“合理的户型设计可以给楼盘的清凉指数加分。市面上宣传的南北通透户型确实有一定道理,尤其是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季风气候而言,南北通透的户型设计更利于空气流通,有人喜欢全朝南或者全朝西的户型,这种户型不利于空气流动,降温效果较差。”
对于市场上的清凉房,要讲究所谓的房型“正气”,房型中带八角窗,带弧形的窗户结构都不利于降温,此外,建筑外立面平直的楼盘在通风上更有优势。
此外,邬迪德还认为,在上海市场上被普遍认可的板式结构的产品,两边的房型散热效果较好,中间的户型散热能力相对较差。
绿化比水景更具降温能力
现在市场上宣传“清凉盘”的产品中有不少在水系上做文章,价格也相对更贵,不少购房者认为水的降温能力比绿化更重要。笔者采访多位专业建筑设计师发现,大多数建筑设计师对此并不认可,邬迪德就表示:“如果项目借助大型的水系或湖泊,确实有降温清凉的能力。一般社区内小面积的水景设计更多出于美化的目的,对局部区域气温影响非常小。如果注重水景和人的互动关系的话,可能在心理上对清凉降温的影响更多一些。”
加拿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总经理傅国华也表示,绿化隔热效果比水系更好,水的比热容是0°,能调节小气候,但是日晒下水反光后,地面温度也会升高。与水景相比,植物的作用则更显著。因为植物能够比较稳定的保有和蒸发水分,能使硬质铺装减少阳光直射,少吸收热量。植物身上的水分藏在叶片和枝干里面,不易流失,所以能更有效调节温度。对于植物而言,高大树木比草坪的降温效果更好,当然,如果树木下面还有草皮种植,效果最佳。
“降温”误区
误区1
窗户越大越好?
适中的双层窗户效果好
窗户并不是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由于玻璃的热传导比墙体快,因此普通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外墙差很多。另外,根据相关实验证明,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有更好的恒温效果。
误区2
红砖隔热效果最好?
空心砖更吸热
红砖,既有一定的强度又有耐久性,但这类用黏土做成的砖头隔热性一般。反而,水泥粘接的实心、空心砖及秸秆砖等,不仅重量轻,隔热、吸热能力也比红砖更强。
误区3
楼间距大的更降温?
楼距过大升温更快
间距越大,就越凉爽吗?其实不然,若房子与房子之间楼距过大,在太阳直射时,影子无法重叠在楼体上,使得每栋房子均处于太阳的完全辐射中,反而让房子升温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