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亚历山大·冯·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博物学家)看到和煦阳光照耀下的墨西哥山谷时,他赞美地说道:“旅行者们,你们到达空气最透明的地区。”清沏透明的空气、纯净的水总是赋予诗人创作激情,给予科学家探索灵感。透明无物是不是人们的幻觉?人们通过对似乎空旷无物太空的仔细观察,发现宇宙万物。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在一滴洁净的透明水中,存在许多无名的微生物。
马里奥·莫利纳就是这样一位仔细观察自然界的人。他生于墨西哥,年幼时,他就用自己的玩具显微镜观察到一个变形虫。他为此如此着迷,甚至要求父母允许他在家中浴室里面,建立一个实验室。他还与化学家的姨妈一起,做一些大学一年级学生才能够做的实验。
许多年后,当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就读博士学位时,马里奥在实验室不再观察清沏透明的水,而是透明空气的质量。与同事弗兰克·舍伍德·罗兰一起,他们研究排放到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氯氟烃 (缩写为CFC)对环境的影响,一个既非常有趣,而又极具挑战的课题。那时是上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30多年里,工业界一直广泛生产CFC,用于像喷雾器、灭火器、冷冻设备这类的产品。莫利纳与罗兰注意到在地球外部的同温层,CFC在阳光照射下分解成为化学元素溴和氯,这两种化学元素破坏环绕地球的臭氧层。这是一个极其不寻常的发现。如果他们的发现得到证实,它将是人们首次发现某一类全球性工业过程正在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如何终止这种危害。
臭氧层保护地球免于紫外线对其生态环境的损害,过量紫外线可以直接导致人体皮肤癌。他们将其发现告知许多国家的同事和政府机构,并且通过新闻媒体将其公布于众。而后他们的学术文章促成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的签署,它是第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国际协议。签订这种协议并非易事,因为许多生产CFC厂家不愿意花钱改进它们的产品,毕竟没有人看见臭氧层破洞。这种破坏直到1985年才被证实。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政府一直致力于传播蒙特利尔议定书,最终导致开始管制生产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1995年为了表彰莫利纳、罗兰和克鲁岑三人的杰出研究成果,他们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莫利纳是第一位得到诺贝尔科学奖项的墨西哥人。他还在墨西哥建立一个研究中心,致力于减少污染,为政府监控空气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观察自然的积极努力有助于我们将今天透明清洁空气的梦想,变成明天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