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对玩具情有独钟,从玩具车、人偶到积木,一样都不能少。同时,我与生俱来地拥有一双永不停歇的手,喜欢将玩具一个一个地拆开,并重新组装。尽管牺牲了不少心爱的玩具,但这也培养了我奇特的思维。
我对玩具的痴迷丝毫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减退。步入大学后,我又对各类“兵人”有了兴趣,那些全副武装的玩偶似乎满足了男孩们浴血沙场的渴望。巧的是,就在我对兵人玩偶如痴如醉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了梦幻般美丽的芭比娃娃。当时我就突发奇想:要是给这些娃娃都穿上军装会怎么样?
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买了第一个属于男孩子的芭比娃娃。大学同学得知后,各种嘲笑,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但当为她们穿上了兵人的军装后,还是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由于芭比和兵人都是1:8的比例,所以无论是衣着还是武器设备,大小都合适!
暗自欣喜的我迫不及待地用数码相机给这些武装的芭比拍照留念。起初只是图个好玩,渐渐地,我又有了新的想法:利用专业课上学到的各种后期技术为这些照片做数码合成。
随着专业技能的进步,我的创作过程也愈加深入了。为了达到更好的画面效果,我对这些塑料娃娃的呵护可谓是无微不至,甚至会帮这些娃娃清洗头发,使得发丝在被风吹起时不会粘连在一起而破坏画面的美感;此外我还对她们进行了适当的改造,使得这些娃娃的关节更加灵活,以摆出各种我需要的动作。在拍摄上,我从一开始用卡片机拍摄,简陋地进行后期合成,逐渐演变成用专业单反摄影、布光,进行长时间精密的后期制作。可以说,是芭比将我带入了数码摄影的殿堂。
从大学毕业至今,我以武装芭比为题材的创意作品不计其数。在2013年上海青年摄影艺术展里,我提交了12幅一组的创意摄影《B.A.R.B.I.E.》。这个名称由芭比的英文“barbie”而来,我将单词拆成六个独立的字母,感觉像一个特别行动队。和名称一样,作品中的芭比都是以兵人的姿态全副武装,并以数码合成的形式置身于不同的场景中。这些场景的灵感有的来自电影,有的受电玩所启发,使得原本娇柔的女性角色在我的故事里,扛起致命武器在残垣断壁间热血激战。此刻,芭比娃娃的传统形象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些娃娃可人的脸庞下,无不散发出咄咄逼人的杀气,造成了奇特的矛盾效果。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曾被同学们称之为“奇葩”的作品,居然在展览中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青睐,其中还有不少外国友人。此外,也曾有人和我开玩笑说:“这创意,是不是你身边的女生太强势了?”我会心一笑:这难道不是当代男女社会角色互串的另一种写照?
十日谈
影像背后的故事
行走中的摄录和成长,千金难买,无比珍贵。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