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斯是一家空调压缩器生产企业,首批入选自贸区跨境资金收付便利化服务的亚太营运商。张韵说:“资金流是企业的命脉,总部经济对资金效率要求更高。”为顺应自贸区建设区域结算中心目标,实现亚太营运商服务贸易项下外汇自由支付,上海积极制定税务配套方案,实现区内税务、外汇、银行等多方通力合作。
提速的奥秘在于简政放权,重塑流程。自贸区税务分局局长杨义勤将此概括为:实行“先批后核、批核分离”的审批制度,严格对照税务行政审批事项清单,进行涉税审批流程再造,促使审批标准更加客观,工作环节进一步简化,有效减少自由裁量权。目前超过140个涉税事项以及部分非贸出证事项纳入集中审批。
给诚信企业设立的诚信档案“白名单”正在操作中。由自贸区管委会牵头,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等7个部门,给企业的诚信度打分。通过诚信制度的建立,克服风险。
自贸区企业的非贸易付汇尤其变得便捷。试行窗口“一站式”审批,下放涉税事项审批权限,大幅增加窗口即办事项,目前已推出发票管理、综合申报、异常处理、凭证开具等60余项即办事项。以前境外付汇,按照金额大小由不同部门审批。有些企业付汇频繁,即使合同是同一事项,由于金额不同也需不同的部门审批。现在打破金额管制,按已经备案的同一事项,可当场办结。这一全国首创的做法目前已开始试点,今年10月之前可以推广。
此外自贸区还探索“容缺受理”。倡导诚信纳税风尚,研究对符合诚信标准的纳税人,允许在不满足资料要件的情况下先行提交涉税事项申请,进入受理流程,待资料要件补充完整后,完成涉税审批。
纳税服务开出了“直通车”和“高速路”。“直通车”即区域通办。自贸区内各区域实行办税服务通办,并且逐步实现浦东新区与自贸区办税服务通办,方便纳税人就近办理发票领用、纳税申报、完税证明开具等涉税事项。“高速路”是网上办税。自贸区已推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开具、发票核定管理、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网上预约受理、电子申报撤销等5个网上办税项目,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营销客服部总经理时玉梅,对自贸区税收便利化举措深有感触。她说,上海的文化企业与境外合作多,如大型演出经常请外籍人士担任艺术指导。区外文化企业没有外汇账号,而自贸区有专门的经纪人公司,文化服务贸易多,包括引进的演出及会展。以前支付外籍人士演出酬劳,拿到税单汇出款至少需要一个月,现在方便多了。此外,中国文化企业要出国演出,税务部门专门开会指导怎么操作支付费用,为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提供了很大便利。 本报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