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哲宇的脱颖而出,令新加坡乒坛为之一振。只是,这个脸上还长着青春痘的男孩,接下来的路怎么走?他的妈妈、前上海女队队员陈淑萍流露出一丝担忧。
陈淑萍曾和曹燕华一起入选国家队,却未能获得很多比赛机会,“我希望儿子能完成我未完成的梦。”陈淑萍说。退役后,她同前新加坡国手结婚生子,儿子周哲宇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继承了父母的运动天赋,4岁半时第一次接触乒乓球,便被上海资深教练丁树德认定是棵好苗子。
从小,周哲宇得到不少名将的关心和指点。2004年儿童节,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赠送给他一块签名乒乓板,激励他“练好乒乓参加奥运会”。每年寒暑假,陈淑萍会带儿子去巨鹿路小学、虹口体校、曹燕华乒乓学校、东方绿舟训练基地训练。
在新加坡队,尽管他的身边,有高宁、杨子这批来自中国的队友的提携,但他很羡慕像中华台北队庄智渊那样,有朝一日在中国二队练球。
中国乒乓球的“养狼计划”,究竟如何推进?据悉,大部分情况是外派教练或者让境外的球员有机会到中国,和中国球员一起训练,但基本都是和省市队或者职业俱乐部共同训练。像庄智渊那样的,只是个例。
前段时间,陈淑萍向中国队的熟人,打听“养狼计划”的实施情况,“真希望,儿子有一天能真正走进中国队,学到核心东西,长长见识。”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