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新民健康/时令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夏养心护胃,多食紫色食物
叶雪菲 贺天宝
  ◆ 叶雪菲 贺天宝

  立夏已过,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开始进入初夏时节。此时,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上海市浦东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叶玉妹指出,在这样春夏交接、凉热交替的时候,心脑血管疾病容易被诱发,人们可能经常会感到头痛、胸闷、血压升高、失眠等症状。专家建议,市民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适量增加食用紫色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洋葱等,可以起到保护心脏、健脾养胃的功效。

  叶玉妹主任介绍,中医有“夏气与心气相通”的说法,因此,立夏需注重养“心”。黑木耳有“中医里的阿司匹林”之称,其所富含的黑木耳多糖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等功效,对人体血液系统有着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适当在夏季多摄取黑木耳能够对所患疾病起到控制、减轻的作用,进而达到保护血管、养心的目的。而面对白天气温偏高,晚上或因下雨气温降低,对于部分调节能力较差的市民,要提前做好保暖工作,以防温差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

  进入夏季,雨水增多,湿气加重,叶玉妹主任提醒,在养心同时还要注意化湿。人们在下雨天会出现胸闷、乏力的现象,这很有可能就是人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了。因此平时饮食就要注意清淡,增加一些清热化痰的食物,现当季的就有莲藕、茯苓、薏米仁等,但专家建议,少量苦寒类的食物能够起到很好的养胃、清热化湿的作用,过多反而伤胃。叶玉妹主任表示,立夏也是胃肠道疾病高发的时节,市民应避免因气温偏高而大量食用冷饮、冰水等过分贪凉的行为。此时仍处于初夏,许多人身体还不适应夏天的饮食习惯,过快的转变反而会导致腹泻等肠胃疾病。

  而最近失眠的人开始增多,叶玉妹主任建议,市民可在饭后进行适当强度的运动,老年人可跳跳广场舞等,让身体产生疲劳感,以此来帮助睡眠;也可在睡前进行三阴关、内关等穴位的按摩或中药足浴助眠。饮食中可在晚餐食用小米粥,能够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如果夜晚睡眠质量较差,还可在第二日中午进行半小时至一小时的午睡以养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上海新城区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32版:特别报道
   第A33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20周年特刊
   第A34版:民生上海
   第A35版:民生上海
   第A36版:民生上海
   第A37版:民生上海
   第A38版:民生上海
   第A39版:民生上海
   第A40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04版:招生移民/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8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0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招生移民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导读
   第B14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B16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B17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B18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B19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B2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髋关节发育不良、脱位,早治疗早放心
立夏养心护胃,多食紫色食物
肿瘤康复咨询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时令A29立夏养心护胃,多食紫色食物 2014-05-07 2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